第624章 :胡相成为宠臣之最,满朝文武附议叶大人,徐帅和王保保再战!(1 / 2)
朱元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一声胡相国,直接就把胡惟庸送到了皇帝宠臣之最的位置上。
就凭这声‘胡相国’,什么魏国公徐达,什么天下奇男子王保保,什么亲外甥李文忠,哪怕是亲义子沐英,都得靠边站。
就算是那总喜欢在朱元璋气头上跳舞的叶青,也得让出宠臣之最的位置。
但与此同时,也把他送到了这朝廷的风口浪尖之上,更是送到了淮西勋贵心里的刀尖之上。
什么是物极必反?
这就是物极必反的妙用!
胡惟庸知道,他这个时候要是还不说话表态的话,他下一瞬就会被扣上‘深受皇恩,而不识好歹’的罪名。
只要朱元璋给他按上这么个罪名,他之前的这些个小弟,也一定会幸灾乐祸的附议。
“陛下以前可没这么阴损啊!”
“不跟着叶青那狗东西混这么久,他根本就想不出这么阴损的招数来!”
“......”
胡惟庸在心里把叶青的八辈祖宗全问候一遍之后,就决定先急后缓了。
什么是先急后缓?
先过了朝堂这一关,先把自己的小命和地位保住,事后再向他们解释,就是先急后缓。
想到这里,胡惟庸当即就直面孔克表,严肃无比的说道:“孔大学士,此言差矣!”
说着,他就面向满朝文武,义正言辞道:“安南四国,与我乌思藏都司、云南、广西接壤。”
“他们要是不安生,我大明又岂能安生?”
“即便他们没有颠覆我大明的实力,可他们也能搅得我边境地区民不聊生。”
“他们民不聊生,你我这些站在庙堂之上的人,又怎么能睡得踏实呢?”
“如果说反正他们也只是在边境搅扰,我们睡得踏实,那我们就对不起这身红蓝官袍了!”
“千百年来,他们确实从未有过颠覆我华夏王朝之能,但他们却时常搅扰我边境百姓!”
“不说打一仗就还边境百姓百年太平,但最起码也要一仗还边境百姓五十年太平!”
“五十年的时间,足以让边境建设完善的边防!”
“为了五十年的和平,这一仗必须要打!”
紧接着,他又昂首傲立道:“再者说了,自我大明开国以来,他们和元梁王保持亲密关系,甚至还军事合作。”
“他们为了什么?”
“他们为的就是利用元梁王,阻碍我大明收复云南,从而谋取更多的利益!”
“谋利都谋到我华夏的土地和百姓身上了,难道还不能算是我们讨伐他们的正当理由吗?”
“那条边境线是我们老祖宗打下来的基业,那条边境线上的各族百姓,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老祖宗的基业不巩固,自家兄弟姐妹不保护,底下的老祖宗会骂我们是不孝儿孙的!”
“诸位,你们想被骂吗?”
“如果想,就请当着皇帝陛下的面,上前一步走!”
胡惟庸说到这里,就不再说话,只是看着眼前的满朝文武。
没有人向前一步走,就连带头主张只收复云南,不对安南四国用兵的孔克表,也没有站出来,甚至还有后退的趋势。
他是孔子的嫡系后人,他的祖先孔子就是老祖宗之一,他可不敢担下这个骂名。
胡惟庸见没人站出来,就忙转身一拜道:“恭喜陛下,您的臣工,不论文武,皆为有血有肉之士。”
“他们都愿意和臣一起,为这场战役竭尽全力!”
朱元璋看着义正言辞的胡惟庸,也看着胡惟庸身后,巴不得用眼里的利箭,射死胡惟庸的百官,只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忙大声问道:“胡相所言当真?”
“你们是否真的愿意和胡相一起,为这场战役竭尽全力?”
朱元璋话音一落,徐达和王保保以及李文忠等人,全都齐齐抱着玉笏拱手一拜:“臣愿意和胡相一起,为这场战役竭尽全力。”
紧接着,满朝文武都开始表态了起来。
就连之前第一个反对,对安南四国用兵的孔克表,也颇有气势的表态了起来。
甚至,他的气势还一度超过了徐达。
朱元璋看着这番景象,也是再次想到了叶青的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他也不管大家是不是从众心理所致,反正大家是表态了。
到时候如果谁还敢懈怠,他的惩罚也一定是抄家灭门起步!
想到这里,朱元璋便朗声说道:“这话可是大家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开战之后,谁要是再敢说半句退缩的话,咱一定不会轻饶!”
紧接着,他又一把拍在面前的龙案之上,站起身来严肃无比道:“朕,一定不会轻饶!”
“退朝!”
话音一落,朱元璋就先行从他的专门通道离开。
朱元璋离开之后,徐达等人就笑着簇拥到了胡惟庸的身边。
他们是各种作揖恭喜,一点没有个将军元帅的样子,整个就一趋炎附势的小人。
孔克表等人看着这一幕,恨不得当众就朝着胡惟庸的官服,来一个‘我呸’!
胡惟庸好不容易送走徐达等人之后,便立即朝着他们的背影,来了一句‘我呸!’
“你们这些带兵的,真就是没一个的心是干净的。”
“兵法竟然还用在朝堂上来了?”
“......”
也就在胡惟庸暗骂徐达等人之时,吏部尚书吕本又与他擦肩而过道:“胡相,恭喜了。”
胡惟庸看着这个隐藏得最深的尚书大人,也是真想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