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刘洁(1 / 2)
刘洁是个幸福的人。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暖日都这么认为。
刘洁是暖日的发小,比暖日大两岁,十分照顾暖日,很有姐姐的样子。刘家和暖日家都住在望西街大院里,打小就是邻居。刘爸曾经是暖日爸爸的同事,两人一起申请到了望西街大院的房子,一起盖了违建房,又同时搬到了大院,两家关系一直很好。可是后来刘家的境况好了起来,在暖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搬到了市中心的正义区的三居室里,刘洁爸爸也成了一名警察,后来更是做了正义区公安局局长。刘洁学习不好,初中毕业后随便念了个护校,刘爸拖了关系,毕业后直接进了市中心医院做了护士。当时她还不到20岁。后来刘洁嫁了个老公,是个法官,小两口贷款在市中心买了栋200平的房子,还生了个儿子,过的极好。
在前世,刘洁家搬走后,开始刘洁还常常回来望西街看暖日,可是因为离得远,暖日家又没有电话,望西街偏僻,通信也不方便。慢慢的两人便没了联系。再次见面的时候,是在刘洁的婚礼上。而当时的暖日,父亲去世,母亲辛苦工作,自己刚刚考上大学,还在为未来迷茫着。
那天刘洁妈妈到新港区办事,刚好碰到了卫妈。刘家人都很善良,知道了暖日家的情况后十分感慨,要了暖日的联系方式,邀请暖日参加刘洁的婚礼。之后两个童年的小伙伴又再次联系起来。
而如今,暖日正坐在刘洁家里,帮着刘洁收拾她的抽屉。刘洁一直有个好习惯,她的东西一定要整整齐齐的放着,不能有一丝杂乱。而作为望西大院里唯一一个和刘洁同为女生的暖日,变成了给她打下手的最佳人选。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如此。
说来奇怪,望西大院一共有12户人家,除了两家住的是老人之外,其余10家,有八家都是男孩,院里只有暖日和刘洁两个女孩。从小暖日和他们就相处的极好,可惜后来境况好的都搬走了,在后来动迁了,慢慢的也都失去了联系。而暖日一直为了生活奔波,也没有什么寻找童年好友的心思了。
“我听我妈说你要上幼儿园啦?”刘洁将一小罐叠好的千纸鹤放进抽屉的角落,扭头问道。
“恩,我妈说明天就去了。”暖日一边帮着把刘洁的相册放书架里,一边答道。
“那这个送你吧。”刘洁拿出一小叠画片递给暖日,笑弯了眼, “你可以送给小朋友,小孩都喜欢这个。”
“谢谢。”暖日看着画片上的可爱的小猫,冲刘洁一笑。
“待会儿你买完东西回来,我俩去找肖宇他们玩编花篮,上次教你的没忘吧。”
“……”编花篮?暖日想了想,只记得好像是几个小孩用腿互相挽着蹦,于是冲刘洁摇了摇头。
“这么快就忘啦,我不是前天才教你的么?”刘洁皱眉,“算啦,反正也简单,一会儿我再教你一遍。”
&&&&&&&我是第一次出现的分割线&&&&&&
看着面前蹦蹦跳跳的几个小孩子,暖日有些无所适从。虽然很高兴能够重新体会一下童年的美好,可是并不代表她喜欢和一些心理年龄小她二十岁的小孩一起玩跳房子,编花篮。有这样的时间,她宁愿去少年宫学跳舞,都是蹦,人家蹦的多有美感。
她愿意和刘洁聊天,听她倾诉烦恼,听她叽叽喳喳讲她的学校和同学。她愿意和肖宇他们一起看电视,一起去爬附近的小山,甚至喜欢和他们一起看那些带着注音的图册。可是她真的无法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五岁小孩和他们玩编花篮……
这样的结果就是,暖日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几个蹦,而她也有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帮着他们几个打拍子,唱曲子,偶尔查数看他们一共蹦了几下。
“暖暖真厉害,都能数到50个数了,卫叔叔和卫阿姨教你的么?”肖宇笑着说。
“恩。”
“你上幼儿园了,得好好学,早点上学,到时候我们就能一个学校了,以后天天早上一起去学校,我领着你。”
刘洁、肖宇都是望西一小的学生,徐明比暖日大一岁,户籍就在望西大院,明年也会去望西一小就读。可惜暖日知道,自己是不会去读那所小学的。虽说新港三小离家里远,老师又因为某学原因会暖日有点小意见,可是不能否认那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确是一流的。前世暖日的成绩在那里只是中上等,对于三小的升学率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老师才劝她转学的。可是如果今生她能够名列前茅呢?暖日不信老师还舍得让她走。而且暖日也不准备读两年幼儿园在去上小学,如果提前一年入学,避开以前小学的班主任,境况或许又会不同呢。而且,能够早点入学,对她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她不是真正的五岁小孩,不会存在跟不上进度的情况。
越早的接触人群,就能够越早让父母信任自己,以后做起事来也方便许多。暖日上辈子虽没什么大本事,却喜欢上网,喜欢读报,看书。对于这个社会未来的大致走向还是了解的。她知道自己必须先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家庭条件,哪怕只是为了防止爸爸生病。她记得很清楚,卫爸病逝时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