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书滴的身份(9 / 11)
想法一般人能知道吗?
轩王认真的帮腔:“逸公子民望颇高,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此事你知道吧?”
言下之意此事不是乔氏影响的,就是逸公子煽动的?
逸公子嗤笑:“你们成天喊忠君爱民,忠君本公子两只眼睛都没看见,爱民也从来没看见,否则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不知道。”
轩王老脸一红,早知道他老老实实闭嘴,以后再不跟小太保讲话。
泰王年轻占便宜、顺便给小太保捧场:“孤王见识尚浅,请逸公子赐教。”
逸公子看他态度端正,心情大好、犹教训:“你在东南七州,知道老百姓吃不饱吧?”
泰王乖乖点头,其他人都听着,小太保总是能折腾,有时候讲的似乎有点道理。
轩王、李湄、颜思德等都安静着,偷偷跟逸公子涨姿势。
逸公子毁人不倦:“老百姓也要吃饭,这没人不知道吧?言归正传。比如田凌家里,去掉佃租、苛捐杂税等,可支配的粮食有六十石。去年要卖十石换钱,应付家里开销,去年的粮价是一百八十文,总共换钱一千八百文。今年粮价二百二十文,这需要卖八石,就有将近一千八百文;再卖一石,钱就比去年多。”
昭王补充:“老百姓一个八口之家,放开了一年能吃五十石粮食。”
逸公子点头,这么多人就你最聪明:“所以,难得今年丰收,圣上圣明,粮价高钱有了,大家都多吃点,吃不了为明年存一点,急着卖掉明年又没得吃怎么办?老百姓都穷怕了、更饿怕了。”
逸王质问:“照你说,买不到粮是因为粮价高了?”想想不对,忙补充,“那又要怎样才能买到粮食?毕竟城里的百姓也要吃饭。”
逸公子盯着他,逸王心里发憷,还有哪不对?
逸王、李家等抢粮的目的大家都能猜到,还是有人担忧,万一引起城里人不满怎么办?
泰王恍然大悟:“农民辛苦种地,如今勉强能吃饱,是皇恩浩荡。要他们卖出更多粮食,除了增产、丰收,就是让他们能吃饱还吃得少。所以,逸公子早有预料,像清晏县男烈山岩,就准备回去养一些猪,老百姓吃了肉,自然能少吃饭。”
长孙壮问:“怎么觉着是从农民口中抢饭吃、民口夺食?”
逸公子鄙视他、可怜的智商:“我们都是老百姓养活的,贪官污吏搜刮的就是民脂民膏。如今虽然收粮难些,但城里粮食供应并没问题,没人饿着。”
昭王捧场:“这其中乔氏功不可没。”
赵晔夸奖:“逸公子也厥功至伟。虽历经磨难,却一直在为百姓、为天下操劳。”
逸公子羞涩,其实她也没什么功劳,养猪的是烈山岩,赈灾基金终归是陈氏的钱,她就是坑坑人、睡睡觉罢了。
众人看着逸公子,脸皮这么厚,还知道羞涩?
逸王、恒王等人才心
王等人才心涩,怎么说着就成了给逸公子歌功颂德?
圣上开口:“逸公子想要什么赏赐?”
逸公子对手指:“要不圣上赏本公子一打美姬好了,本公子喜欢那个丰满一些。”
圣上乐:“你才多大,别玩坏了。快点将刚才的事讲完。”
逸公子撇嘴,真小气:“算你欠本公子的。刚才,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性格各异的曲线。粮价提高,刚开始可能收到的粮反而减少;但一段时间之后,会继续增加。如果有人恶意的想降价,刚开始可能有效,但降到一定程度,老百姓都饿死了,收到的粮同样减少。”
她边说边比划,什么生命周期曲线、S型曲线、幂函数、泊松分布等,还有等角螺旋线,一圈一圈的将大家脑子都圈糊涂。
曹伯庸问:“这都是上天示意的?”
逸公子点头:“这个是拉弗曲线,表示税率和税收的关系。税率低,朝廷税收就少;随着税率提高,收入会达到一个顶峰;如果税率继续提高,税收反而会下降。如果一味横征暴敛,只会官逼民反。”
貌似不明觉厉,有人若有所思,琢磨出点味道。
靖国公赵统,完美的嘴唇带出完美的理解:“史上文康时期,三十税一,百姓富足,安居乐业;‘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此为文康之治。开元时期恢复什一之税,而‘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这么说基本都明白了。但税和买粮有什么关系?曲线的逼格貌似好高。
恭王凤眸瞅着逸公子,严厉的问:“上天还示意什么了?”
逸公子星眸瞅着他:“想知道?”
恭王怒,问你话好好说!否则捏死你!
逸公子星眸一片寒光如刀、强势反击:“上天示意本公子,任何人意图胁迫本公子以获知天意,都是徒劳,并必然遭天谴!”
众人震惊,这是宣战吗?还是有人真准备这么做?
※※※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