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1 / 1)
当然这时李达还不知道自己媳妇已经想着把他赶出房门了。如果知道估计就没有这么好的语气了。
[三天后,我会带你去。孝义私塾和他们的塾师,学生讨论。虽然因为接近年关,所以只有一个学子,但他的学识远远比你渊博,所以你要虚心向他请教,明白了吗?]
[明白了!]但情绪却是没有那么激动。
显然对于学术交流,作为皇家子弟的水明辉,完全不能理解有什么意义。李达也没有在意他让水明辉去交流不是希望他的文化有多好,只是带他多方位学习一下。
[另外,他们的塾师到时也会和我,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你且在一边听取,听得多少算多少,有什么疑问也记出来,待交流结束,你可以就手上的疑问向我询问。]李达很快又将另外一个消息说了出来。
而这一次,显然水明辉的兴致被提了起来。
他都知道,眼前这位先生在医术和武术方面有一手,但有除此以外,其他方面是什么水平,他们还没有见识到。
能够一边了解老师的厉害程度,一边积累学术经验,对与他他而言,哪里还有比这更吸引人的?
见他的情绪总算是稍微高了一点,李达便宣布上课,好将《三字经》的最后一点内容给上完再吃饭。
这不是一家三口却亲如一家三口的师徒三人安静用起了午膳。
下午午休之后,谢信又将水明辉叫来,准备给他在这三天的时间里,简单讲解一下《论语》和《春秋》这两部著作。
因为三天后的辩论,将主要围绕这两本书进行。至于为什么之前不教
说起来惭愧,李达虽然对于一些著作,也算是烂熟于胸,还时不时看看百家讲坛什么的,但根本还不能自由运用这些知识。
所以,他必须在三天的时间里,将这些书籍仔细回忆一番,尽可能的做到随心所欲发挥的境地。所以有什么比一边给学生讲课一边回忆的好吗。所以水明辉是幸运的因为他的老师根本没有时间管自己是不是被赶出房门,也没有时间去炼丹。
在师徒二人的刻苦奋斗下,三天很快就过去了。
所以这一天,师徒二人早早吃过饭,便直接离开了。
不过比起之前来的时候依靠步行,花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好多了;因为有了马,只需要小半个时辰就到达了城门口。
当然还是有卫轩一起的,不然就自家徒弟那小胳膊小腿的这马就白骑了。
当然在路上李达也不忘教导自家徒弟。
[小一你知道我们今天去的私塾和学堂有什么不一样吗]
[。。难道不是像宫里一样]不解
[呵呵,当然不一样。私塾都是由几个寒门士子组建的,算是无法举孝廉的情况下,赖以维生的一种方法?不过也正因为是寒门士子开设,所以书籍少得可怜,数来数去也就是《论语》、《诗经》、《春秋》、《尔雅》等几本书。所以和刚刚开始接触《三字经》没多久的你比起来,学识也算是不错的了,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那不是很差]水明辉撇了撇嘴不满到
李达没有理会继续道[至于那个学堂则是由几个世家联合开办的,那里不仅藏书丰富,而且教授的老师还是多年退休下来的官吏。教学水平姑且不说,但学识之渊博绝对不小小的塾师可以比拟的。更别说双方起跑线也根本不是同一水平线上。尤其就读的都是各大世家的子弟。所以你从这两个看出什么了吗]
[老师是想说寒门和世家的不同嘛]水明辉反应过来
[对,但生为皇家是不可能放心于世家的。所以寒门的教育关系到你江山的平稳]
[平稳,可我觉得寒门不好。]
[为什么呢]
[因为礼仪,寒门的礼仪不好。还有评分也不好]
[那他们为什么礼仪不好,又为什么评分不好呢]
水明辉沉默了好久才用不确定的口吻说[是老师吗]
[是也不是]
[那是什么。。。。。]
[所以才带你出来啊]
[可。。。。]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李达摸了摸他的头道
[放心你还小师傅会交你的]
[嗯]水明辉点了点头
后面的卫轩再次庆幸王爷给小主子选了个好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