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般心思任人问(1 / 2)
饶是太后心中疑处颇多。却什么话都未问出口。连带面上也不见任何异样。似一碗水端得四平八稳不见波澜。
她越是淡然若水。沫瑾越发的心中无底。战战兢兢地跪着。
“哀家且不先追究此事。不过。苏沫瑾。若换作旁人。能逃过一劫。定然是躲得远远地。断然不会再留在通城的。可你。却偏偏不走。且如今还闹得满城风雨。你这是巴不得让旁人发现你还活着不成。你到底意欲何为。”
太后挑眉。微倾着身子看向她。好似她们之间隔着的距离有些远。以至于令她看不清沫瑾的脸一般。
听了太后的话。沫瑾却一时无言作答。
是啊。寻常人死里逃生。必定是远远地避着危险之处。可她却留下了。在这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通城。危险四伏的京都。一留便是数月。
也许。那时她便错了。她不该随着赵言回來的。留在燕都或是随便去一个地方。她都可以生活。然最终她却回到了这里。
千百次。她同自己说。这都是为了赵言。这个世上她唯一愿意承认的与她有血缘之亲的姐姐。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到了如今。连她都有些迷惑了。
太后见她迟迟未作声。只是一脸茫然地呆呆跪着。不由心中思绪翻涌。
她活到这把年纪。经历的事情多了。知晓的自然也多了。沫瑾不说。她却已猜到了几分。
人活这一辈子。不是为了男女私情。便是为了名利权势。沫瑾是个什么性子的人。她多少晓得几分。明白她绝不是贪慕虚荣的女子。否则。那时也不会因着未能讨好旭儿而受到冷落了。
大抵如她这般硬性子的人。确实不易在宫中生活。难免惹得众人为难她。也难怪旭儿最后会为了自个儿的大局而舍弃了她。
只是。沫瑾对旭儿的情意。如今看來。却要斟酌再三了。
“如今。你。可是为了旭儿。才会不顾风险。执意留在通城。”
沫瑾促然抬头。愕然地看向太后。
太后竟问她是否是为了李旭。
沫瑾近似有些惊慌地望着太后。见她眼中渐渐浮起的笑意。可她却只觉浑身冰冷地有些喘不过气來。
不。她不是为了李旭。她怎么可能是为了李旭。
若真是为了他。那她也不会为了避开他而想远走他乡。若非是赵言牵绊了她。此时她怕是早便身处无笙口中的那个世外桃源之地了。
沫瑾惶恐地摇摇头。哽声说道:“不。太后。沫瑾并非是为了太子殿下才留在通城的。只是民女的长姐需留在此处。故而我也不好离开罢了。”
“哦。你的长姐。”太后知晓她的身份。也隐约知晓她还有亲人。只是在她死后。她也派了人去高光国。然得到的消息却让人心伤。也不知沫瑾可曾知晓。
太后略有些忧心。却全然不知沫瑾早便历经了生死离别之苦。
“是。民女还有位长姐。虽不是同母所生。却待我极好。那时我回高光国接母亲。到了才发现。母亲早已不在人世。而正是我的这位长姐。扶持着我走过那段生不如死的时光。故而。长姐在哪里。无论那个地方有多危险。我都会与长姐共同进退。”
太后皱了皱眉。只因彼时给她带回消息的侍卫未曾同她提及过苏沫瑾还有这么一位姐姐。以至于她都不曾派人查探那女子的身份。
“既然你不是为了旭儿。那还是早早地离开通城吧。趁着如今还未东窗事发。叫上你的姐姐。莫要在通城逗留了。哀家现下还可当作未见到过你。若下回再遇上。你知道结果会如何。”
太后说出这番话。已是对她莫大的恩宠。按理她实不该再不知好歹的。只是一想到安素阁内若大的一群人。便觉左右为难。
倘若她真能说走就走。那太后也寻不到机会将她召进宫來了。
“太后。可否允我们再过段时日离开。”沫瑾犹豫了半晌。出声哀求道。
她若不同太后说一声。待几日后被太后她老人家的眼线发现自己还留在通城。只怕直接会被人抹了脖子。
“为何。苏沫瑾。这等活命的机会。哀家不是时时刻刻都会给的。你可要考虑清楚喽。”
太后挑了挑眉。松下身子斜斜地靠在榻上。
“太后的意思。沫瑾都明白。只是如今我在通城。也并非是孑然一身。非是说到离开。便是立马走的。还有许多的人事需要安置。故而。沫瑾恳求太后。再给沫瑾一些时日。待我将人都安置妥当了。便即刻离开通城。”
“你果真是不要命了吗。倘若这几日。你被人发现了又该如何。沫瑾。你应该离宫之后。便即刻回去收拾行囊离开才对。”太后不由蹙眉。“你还说不是为了旭儿。你若果真不是为了旭儿在此流连。难不成还是为了你们那一群的女人不成。”
沫瑾霍地抬头。满脸震惊的望着太后。
原來。太后她都知道了。
果然。她怎么可能觉得这一切能瞒过太后她老人家。在她知晓了自己可能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