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最美的旋律(4 / 6)
君千澈继续笑,淡淡道:“七皇叔这番话说的与没说无异。”不给君月痕面子,话说的很直接,他们二人,看似叔侄关系很平静,其实暗中一直在叫着劲,君月痕每次躲闪敏感话题,而君千澈却故意把他拉进来,即便知道他不能给出什么答案,也不想让他置身事外,明眼的人,还是能嗅到火药味的。
君月痕的这个回答,早已在君千澈的意料之中。这就是君月痕,永远不会给你正面的回答,不去得罪任何大臣,而这样的人,在君千澈看来,根本就不适合做一国之君,因为他身上没有帝王的霸气。
面对君千澈的嘲讽,君月痕依旧淡然道:“皇上,臣愚钝,还请皇上定夺。”
“七皇叔这可不是愚钝,是太精明了。”话中别有深意。
众大臣面面相窥,疑惑不解,感觉皇上今天有点针对七贤王。
君月痕知道,那晚他要带柒柒走,激怒了他,所以皇上才会在朝堂上故意刁难他,但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他没有反驳。
君千澈也懒得再与他废话,看向众位大臣,冷冷道:“还有哪位爱卿反对朕对北明国开战,不妨都站出来,朕恕你们无罪。”
有些大臣犹豫了下,还是站了出来,又站出了几位反对的。
君千澈利眸扫视朝堂上的大臣们,主张开战的人屈指可数。
君千澈见状不怒反笑了:“这就是朕的臣子,一说打仗,个个吓得魂儿都丢了一半,看来你们是享乐惯了,所以才会惧怕打仗,北明国就是看穿了你们这样的心思,才会肆无忌惮的骚扰我边关百姓。
边关的县令,为了抵抗北明国的人对百姓的骚扰,经常带着人去对抗,光是县令,都死了三位了,他们图的是什么?就是不想看到自己的百姓受到别人的委屈,他们只是小小的父母官,却能为了百姓,不顾自己的性命。
再看看你们,朝中重臣,拿着比他们多很多倍的俸禄,受着比他们多很多倍的敬仰,身居高位,耀武扬威,可曾想过,在那苦寒的边关,有些拿着卑微俸禄的七品小官们,为了国家的气节和颜面,拼死与外敌对抗,他们若是在天有灵,听到你们这番话,该多寒心,多伤心?
若他们也有你们这样的想法,他们就不会死,外敌来犯,大不了要什么给什么,欺负百姓也不管不问,他们至于丧命吧!若是边关的官员都像你们这样,只怕外敌早就攻打到京都来了。”君千澈脸上的笑意早已不见,言语渐渐严厉起来。
众臣听了,纷纷垂下头。
君千澈继续训斥道:“刚才不是个个义正言辞的主张不开战吗?怎么这会抬不起头来了?
居安思危这句话,你们早就忘的一干二净了吧!每天生活在这个繁华富有的京都,使用着你们最大的权利以公谋私,收敛钱财,玩女人,早就忘了自己还是一个站在百姓之上的官了吧!
朕经常告诫你们,要官民一家亲,可是你们有几个能做到,除了剥削,压榨百姓,你们给过他们什么回馈?
百姓每年辛辛苦苦的种地,劳动,缴税养着你们,可你们为他们做过什么实际有用的事情?
你们口口声声说为百姓着想,你们真的为他们着想过吗?为边关的百姓着想过吗?
朕看,应该把你们都任命到边关去做官,这样你们就能体会到那里官员的不易,才能知道自己此时有多逍遥快活。
只有身处当地,你们才能看到百姓的疾苦,才能看到北明国人的残忍,才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
众人一听皇上要把他们派去边关任职,纷纷跪下来,异口同声道:“皇上息怒。”
“息怒!你们处心积虑的惹起朕的怒气,此时让朕息怒,你们不是希望朕息怒,而是希望你们不要被派去边关任职。
你们义正言辞的说我们不应该挑起战争,说百姓会认为朕好战。可事实真是这样吗?身为一国之君,朕比任何人都不希望国家有战争,因为那会伤害到朕的子民,不管是臣子也好,将士们也好,百姓也好,都是朕的子民,朕不希望任何人受到伤害,可不想有战争,和不愿开战,是两回事。
如果别人都欺负到自己头上了,都把自己的百姓一个个的杀了,若是朕还忍气吞声,没有任何的反抗,那岂不是成了任人鱼肉,我想这样的一国之君,不是百姓想要的。
我们可以不主动招惹别人,但别人招惹了我们,我们也要严厉的还以颜色,这样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被伤害,才能找回大国的颜面。
你们口口声声说不应该打北明国,可是你们知不知道,北明国早已暗中将兵力集结到了边关,他们随时都会对我们进攻。
或许你们有人会认为那是北明国在虚张声势,在威胁我们华辰国,不管是虚张声势也好,还是真的野心勃勃也罢,他们有这个心思,就是觉得我们华辰国太懦弱,觉得我们过惯了安逸的生活,不敢与他们开战,如果这次我们不还以颜色,将来他们只会更肆无忌惮。
说这么多,其实朕的目的只有一句话,对北明国开战势在必行,年后便会派大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