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行军(1 / 2)
庆利十九年四月十八日,四更鸡鸣之时,宫城前的巨大空地上军队已集结。
莫桑景身披银色战甲,带着头盔,或多或少地阻挡了别人投向她的视线。
四更本是人们熟甜睡梦时刻,京师这天却可谓是倾巢出动,似乎所有的人们都来看这年轻的将军了。男女老少,挤满了御道两边,如果不是士兵拦着,她们随时都会溢到莫桑景等人身边来。
处于军队最前,又被仪仗队簇拥的莫桑景无疑是所有人之中的焦点。
夜色极淡,远方天空泛白,却又那么隐秘,其磅礴气势的收敛正如同场上的军士,带给人们一种沉凝的胁迫感。
看台上站着的都是禹国最重要的人物,隐隐看得到帝王、东宫、大臣、盛装站在巨伞下的宗室贵族,甚至有皇子登楼瞻望。
行军音乐响起之后,仪仗队撤开,士兵们稳步前进,浏阳侯府的亲兵在两翼,莫桑景被夹在中间,三万大军紧跟其后。
军队如一条黑色长河般,渐渐开出京师,直到那京都的景屏山也慢慢化为一道云中墨痕。
到了角墩口,莫桑景摘下头盔,挥手示意旁边的指令员,司者即向后发令军队停下。
在这里,她们稍作休息。以后翻山越岭甚至进入草原深处,将要进行艰难的远征。
过玉龙关,走岩雪山,转到呈贝形的衮路的入口,再长驱一段路程,就能直入松青府,见到汪仲年。
……
顾兰舟点起一盏浊灯,和莫桑景一起处理军务,她执笔写字,处理公文。行军的生活比她想象得要轻松,她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但心里慎重的感觉大概还没放下,她仔细瞄了瞄案上的书册——不知是谁写的无用公文,但回复之前她还是无比慎重地看过。以及她笔下抄写着许多东西,不停抄写下去,让她手疼。
莫桑景在一边看地图,看到央川与汪仲年的势力范围“西北-东南”方向对峙着,西北侧无坎坷,外面就是邦季的地方、一望无际的云青大草原。云青碗青两大草原相接,云青比碗青大草原肥美,但不如碗青大草原广袤。而东南侧则是与高峻岩雪山相接的草岸山脉,这一块地方地形崎岖,山脉高耸,谷地纵深,难以进入。
也就是说大草原基本上已被央川占据,但汪仲年凭恃地险,央川恐怕一时攻她不下。
莫桑景看着看着,披紧轻裘,深夜幽冷,一不小心就要着凉。
她还在凝神看着地图。
顾兰舟倒了一杯热茶给她。
莫桑景回过神来,喝了一口,笑道:“有劳你了。”
顾兰舟点点头,就要回到案前。
莫桑景说:“今天太晚了,明天也可以看,你准备回去睡觉吧,我也不看了。”
顾兰舟点点头,正要离开莫桑景的大帐,莫桑景忽地叫住了她:“还是等等,这几日事务繁忙,我还没有问过兰舟,为何受聘为我的军务官?”
顾兰舟道:“侯爷在街上贴了告示,我是慕名而来的,自己也想不到得到了她的认可,因我实在并非士族出身。”
莫桑景笑了一声:“我母亲找人自然是要最合适的人,那些出身地位的并不重要。”
顾兰舟莫名地看了莫桑景一眼:“的确如此。”
莫桑景点点头。
她转身除下轻裘,也不唤士兵,自己铺了床,似乎要躺下就寝了,本该是顾兰舟退出大帐的时候了,她却站在帐口,一直注视着莫桑景。
莫桑景里面穿了一件紫色绣木槿枝的家常衣服,整个人不像处在军中,而像家中一般安然镇定。她身高体长,不说面容,身姿也是极窈窕的。
顾兰舟看着看着轻笑了一声,把莫桑景惊得转过了头:“兰舟还有何事?”
顾兰舟的举动一下子随便了起来,不像原来那个老成持重的军务官,她双手抱在脑后,有些轻视地笑道:“我也不想欺瞒世女太久,你果然没有认出我是谁?”
莫桑景当然不知道她是谁,不过“世女”二字却不是通常用以称呼她的词汇,她立刻想起了仙人庙前的“廖怀石”。
此人男扮女装……莫非?
顾兰舟撕下了人皮面具,赫然变成了“廖怀石”的脸,道:“我也算和世女有缘,竟然又一次见面了。”
莫桑景看他换脸,想到初见觉得“有如旧友”的女子竟是前回给自己下套的那人,更可恨的是自己竟觉得他可亲,如遭电掣,继而怒气冲冲:“你潜入军营,有何目的?”
廖怀石尴尬地摸摸鼻子:“我就知道你第一句话得说这个。”
莫桑景并不退让,但冷静了些:“你不老实交代,休怪我不客气。”
说着从墙上拔下剑来,似乎要动真格的。
廖怀石脸色变了,连连摆手道:“被士兵发现我就糟糕了,世女……桑景……你先让我说两句话。”
莫桑景紧盯着他,让他说,她也不愿意让士兵看到自己的军务官是个男人,到时候没准传出丑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