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4 / 7)
多鄙视了。
这次的围捕行动完满结束,所有北蛮人全部落网,而北蛮人打算入侵中原的诸多谋划也提早被撞破。
大将军周盛又立了个大功,朝廷正式向北蛮宣战的同时,更是再度对这次有功的所有人大加封赏。
大将军在军衔上一举跃升为超品上将军,为武官之首,掌天下兵马。在军功最重的建国初期,武将的地位高于文官,所以周盛上将军如今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文武百官第一人。
而他的爵位虽然仍然是侯爵,但食邑已从六千户到万户,这已经是公爵的规格了。待他从战场再度建功回来,到时再也没有什么「子不越父」的限制了,一门双公、甚至成为国朝唯一的异姓王都有可能。
从大将军升为上将军、从侯爵升为公爵或王爵,赏无可赏、升无可升之下,皇家若想加恩,就只能把未来国母的大位赐给周家了。
所以皇帝将太子的嫡长子——十五岁的皇孙立为皇太孙,并且以民间的方式向周家提亲,欲聘上将军的嫡幼妹周六姑娘为皇太孙妃。
三媒六礼规规矩矩走过一遍之后,婚事于焉订下,就等上将军自北蛮凯旋归来,再举行盛大的婚礼。
这些,都是属于周门世家的荣耀,而身为周家一员、大难不死的周宜琳自然也得到了许多好处,不仅吃穿用度一下提升到最高规格,各种名贵精致礼物如流水般送进她新搬人的精美绣楼里,她甚至被老国公夫人给接到身边教养,身价一下子水涨船高起来,从一个不起眼的落魄孤女,变成正经的周家贵女,进入了众多贵妇人的眼,都纷纷为自家青年才俊相看起来。可以预见,周宜琳日后定然会高嫁得风风光光。她这际遇不知道妒坏了多少旁枝女眷,恨不得身而代之。
至于秦勉这些上将军麾下的嫡系将领,也都升了官、加了薪、赐了赏;因为开战在即,新朝又奖励成亲与生育,所以所有的年轻军汉们被命令在出征之前,以最快的速度结婚生子去。
放假十天,十天之内务必完成人生大事。之后集结,出发前往边关打北蛮去!
于是帝京霎时一片喜气洋洋,红花红布花生莲子之类喜庆的物品热销到往往店家来不及将货摆上架就被抢购一空;而大街上天天都听得到迎亲队伍欢快吹奏的喜乐声。财大气粗的人家就敲锣打鼓沿街丢糖丢红纸片;保守节省的人家就是新郎官穿着一身红衣、带着几个年轻亲友走到新娘家接人进门,也算是完成了婚礼。
总之,只要有到官府把女方户籍登记进男方家里的,就算结了两姓之好,仪式什么的不重要。
钱香福是务实主义者,把钱花在粮食上是绝不手软,但花在没用的花稍仪式上,她是不太愿意的。
但秦大叔认为应当大办,钱婆子也同意大办。至于秦勉嘛,虽然说过家里的事一切随她,他不干涉,但偏偏他有个对他无比爱重的上司啊!所有成亲该有的仪式不仅不能从简,反而还被要求大办,大大的办!按大户人家的规矩办!
不知道为什么,那位威烈侯上将军、天下兵马大元帅、未来超一品大国公爷等等无数伟大头衔挂在身上的大人物,就是百般看不上钱香福、就是觉得以秦勉的人品与未来无可限量的前途应该要娶高门闺秀才适配。
好吧,就算秦勉不愿意高娶,但也不应该把娶妻标准降得这样低。无论怎么说,一名偏远山村的村姑是万万配不上秦勉的!可是秦勉这个人不愧父母给他取了个「牛哥儿」的小名,那股十匹马都拉不回的执拗劲,简直让人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给他安排的好姻缘,被不客气地推了!这对周盛上将军来说,实在很打脸。
但谁教秦勉是他的心腹爱将呢?一个好几次奋不顾身救他于危难的忠心手下、一个战场上的猛将、一个总是常胜的福将!所以无论如何,上将军是不可能不重用他、不看顾他的——即使所有的好意都被无情地打回来。
上将军觉得很郁闷,总想把场子找回来。所以,秦勉的婚礼,他坚持一定要大办。
他决定亲自主婚,还派了家里教授各种礼仪规矩的管事仆妇来教导钱香福,不只教导婚礼上的规矩,还要把「如何做好一个贵妇」的教程给塞进钱香福脑子里,要求管事仆妇们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把村姑教导成一个还算能看的贵妇。
没错,上将军是在为难钱香福,但同时也是为了秦勉着想。秦勉如今是新兴的勋贵,就算几乎所有的新兴勋贵都是泥腿子或盗匪出身,改换门庭也改不了他们身上的土气或匪气,但他们仍然必须有个上得了台面的妻子助他们顺利融进上流阶层里。
富易妻,贵易友,人之常情。除了秦勉这个牛心左性一条路走到黑的傻子,其他跟他一样升官发财的将领,只要家里妻小还活着的,哪个不是休的休、丢的丢或降妻为妾?更有那些狠心的,趁着户籍清册还没清点好,一不做、二不休地直接把家小报病亡,将自己弄成单身,为着的就是能以清白身分顺利攀个高门贵女结亲。
唯一认死理打定「糟糠之妻不可弃」念头的人,别的地方有没有上将军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