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舞会(2 / 3)
出哪句诗是我们三兄弟哪一位写的吗?”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郑音谣就先来了,念了一句冯安纪写的诗,问 ,“这句诗是你写的吧!”
“是。”冯安纪点点头答,再说 ,“从此可见,小谣是很喜欢看我写字。”
郑音谣不理他,看向自己两个姐姐,问,“大姐,二姐,你们不会认不出两个未来姐夫的字吧!”
郑音韵看向冯安生,他一副等答案的样子,郑音素看向冯安平,他也是一副等答案的样子。
郑音韵和郑音素互相看了一眼,郑音素就在她耳边说,“大姐,我跟安平一起画过画,没一起写过字。”
郑音韵听后,问,“二妹,你有没有看到那两句诗?”
郑音素点点头。
郑音韵见,说,“我们一起来念那两句诗。”
郑音素想也只能这样,就一起念,“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冯安生和冯安平听后,异口同声地问,“哪一句是我写的?”
郑音韵抬头,答,“上句。”
郑音素低头,答,“下句。”
“答对了。”冯安生和冯安平点点头答,再问,“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郑音韵想了一下,答,“上句给我一种沉稳的感觉,安生你给我的感觉就是沉稳。”
郑音素跟着答,“下句给我一种独特的感觉,安平你给我的感觉就是独特。”
郑音谣和冯安纪听后,说,“真是字如其人。”
四人看向他们,说,“我们继续。”
郑音谣就再念一句冯安纪写的,“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冯安纪点点头。
郑音韵念一句冯安生写的,“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冯安生点点头。
郑音素念一句冯安平写的,“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抟鹏似尔难。”
冯安平点点头。
郑音谣没看到冯安纪写的,说,“没有了。”
冯安纪摇摇头。
郑音韵再念一句冯安生写的,“弧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爷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
冯安生点点头。
郑音素再念一句冯安平写的,“声弛空碧东风晓影度遥天化日春,谁道致身无羽翼回看高举绝红尘 。”
冯安平点点头。
她们三个看着这首《风筝十首》
凭依片纸得天飞何故声扬欲作威,瘦骨几茎徒远举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雨骤风狂事渐非,高树上林须引避牵缠到底不能归。半纸浮名寄太虚御风列子竟谁如,高从自致非攀附道在因时作卷舒。 声澈瑶京传凤吹影飘仙侣曳露裙,□□儿童手浪迹天涯乐有余。 自负云霄早致身安排线索靠他人,摩天手段乘风展掉尾精神逐日新。 暂耸观瞻喧里巷终嗟破碎委埃尘,牵来拽去成何用骤雨淋头断送春。 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博得飞翔纤指上逞将声势半天中。 目花轻薄流溪水学絮颠狂落草丛,皮骨飘零丝络在相看拍手笑儿童。 共仰高风不可攀几回放去便收还,丝纶何必全设施骨相从知避险艰。 飘若素云浮碧汉翩然白鹤度青山,春光远览应无限勘破飞腾只等闲。 蓦地翻空在眼前糊涂片纸任高骞,看来爷面人无限避去全身雨满天。 直上难防抛瓦坠暗中返照带灯燃,春风催促清明到栖止园林没挂牵。 谁解风云继点狂鸢鱼飞跃见天章,五丝续命能冲举一叶横空入混茫。 俯仰尘寰何扰扰仰探璇宇但苍苍,神游八极求归宿斗张虚窗藉纸张。蹴罢秋千斗草慵纸鸢浮动寄游踪,翩翩似逐寻巢燕声响如传度岭钟。 大小随宜俱活跃高卑无意较腾冲,卷怀偃息乘春晓纵尔穿云第九重。 空外秦筝何处闻遥看片片起巫云,霓裳逶逦飘罗带翠袖招摇曳练裙。 舞柳飞花呈幻景和风丽日动星文,仙真控鹤来蓬阆相与徊翔趁逸群。 浮游踪迹等云藻御气凭虚赋物形,荡荡飞空无阴碍萧萧委运自清宁。 丝联绳引终须断律改春归毕竟停,法界依然舒广望消除点缀湛青冥。
他们三兄弟看到她们苦恼地样子,笑了起来,说,“不用你们念,是用来让在场的人念,全部念对了就有奖励。”
她们三姐妹听到后,松了一口气,听着音乐响起。
冯安生、冯安平、冯安纪就邀请郑音韵、郑音素、郑音谣跳舞。
听着这首歌的郑音韵,问,“安生,你写的吗?”
冯安生点点头。
风筝(粤)
晴天,明朗,微风,扑向我,想起
将风筝放断了线的女孩是你
捡起风筝的男孩是我
将风筝交给你,将我心交给你
让我们一起谱写风筝恋曲
遇上你、缠上你
只想做你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