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四)(1 / 2)
在选手回归的前一天,比赛规则经过各方反复讨论及修改后,终于达成共识,赵正手里握着刚刚打印出来的工作通稿,陷入了深思。
《写手大作战》是由笔耕集团与朝阳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一档真人秀竞技类节目。创办之初,赵正斌已经决定要将之打造成为国产原创娱乐节目的精品及典范,他希望这个节目第一季就能创下良好的口碑,以便后续的推广和运作。所以从比赛一开始,尽管他手握生杀大权,但从未动用过个人权利干涉任何一场比赛的结果,这使得《写手大作战》一路走来,不仅收视率稳步增长,业界的反馈也以正面评价居多,令他颇感欣慰。
可是比赛到了这个时刻,有些事情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认真考虑一下。
莫毅辉和林旭东岁数相仿、能力相当,都算是绝佳的可塑之才,两人不论谁胜出,笔耕集团都用信心将其推向神坛宝座,变身为新一代的吸金神器,笑傲网文江湖。不过这中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必须在终极对决启动前彻底解决掉。
当初来参赛的选手,基本上都是网站签约作家,而其中大部分写手的合约又都归属于笔耕集团旗下的10大文学网站,这对于笔耕集团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公司各项宣传活动操作起来得心应手。邵奇峰和唐筱雯的情况正是如此,故而两人被淘汰后,节目组仍然愿意继续把资源用于他们身上。
偏偏林旭东的合约与笔耕集团无关,他签卖身契的这家文学网站并未被笔耕集团收编。其实严格说来,这种情况也不算复杂,有很多写网络小说的作者在成名之前,会同时和好几家网站签约,换不同的笔名连载作品。虽然所有文学网站签约时都会强调签约主体的是人而不是作品或笔名,但写网文的人那么多,要想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同业之间逐渐形成了默契,基本上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如果作者成了名,那就得另当别论了。
林旭东的合约不在笔耕集团,于赵正斌来看,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是费点周折罢了。只是一来林旭东以往那些作品的收益,笔耕集团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分到一杯羹,那又何必为他人作嫁衣裳;二来林旭东的写作水平也远未达到登峰造极、盖世无双的地步,并不值得他为此四处奔波劳累。况且相较起来,莫毅辉的才华似乎还略胜一筹,赵正斌就更不愿意舍近求远、自找麻烦了。
权衡利弊之后,很容易得出莫毅辉比林旭东更适合冠军头衔这个结论,倘若正常发挥,实际上也是他的胜算更大一些。但世上并没有绝对的事情,特别是这类真人秀比赛,过程瞬息万变,往往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都有可能颠覆整个结局,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赵正斌并不能冒险将筹码全压在顺其自然上,适当的干涉在所难免。
按照之前的比赛规则,整个计划实施会相对简单,而现在赵正斌不得不承认,新规则的出台,增加了他的操作难度。因为最后一场比赛对整个流程做出了较大的改动,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是把各级评委的分值总和调整到了100分。详细来说,也就是在终极对决中,除了保持原来的三级评委外,还额外邀请到50家媒体加入评审团队。这50家媒体均是国内知名的网站及报刊,他们会各自派出一名娱乐版块的记者参与节目。这些记者在写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可能不会太深厚,不过他们胜在接触的圈内名人足够多,能够对参赛选手的前景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判断,虽然权威性欠缺,但他们的评判标准仍然有一定的价值。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赵正斌可以控制旗下10大文学网站编辑的打分,说服郑凯旋稍微偏向莫毅辉也不是难事,而现场观众的15分更是不足为惧,但是,曾雨薇对其他评委的引导和50位媒体人的好恶他无法掌控。
虽说笔耕集团和各大媒体都多多少少有些交集,但和他们之中的一、两家打声招呼,让对方卖个人情容易,要这50家媒体全盘听命于他显然没这个可能。况且人多嘴杂,暗箱交易的事一旦被泄露出去,那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赵正斌不会也不可能走这一步。
还有曾雨薇,为了和赵正斌抬杠故意打压莫毅辉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本来她手上的5分也不算什么,坏就坏在她还具有对作品点评的权利,她那张嘴巧舌如簧,胡诌两句就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莫毅辉因此吃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加上她这几年做影视剧的缘故,和多数媒体关系都相当不错,比赛那天只要她说得合情合理,一定会影响到不少记者最终的投票方向。
要确保事情按照赵正斌的预想发展下去,曾雨薇绝对是个迈不过去的坎,因此,尽管他十分不情愿,也只能勉为其难地去找曾雨薇谈一谈。
“如果我告诉你,《写手大作战》第一季的冠军已经内定为莫毅辉,你有什么想说的?”赵正斌开门见山。
“内定?”曾雨薇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我是真没想到,这个节目到了最后竟然也不能免俗,还是用上了那些下三滥阴招。”
赵正斌不理会她的讥讽,亦不想同她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