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天使(1 / 7)
(one)
去年三月,我在校图书馆遇见了一个穿着白色衬衫的少年。当时他一个人坐在最偏远的角落里,正低着头看一本书,特别入神。柔和的灯光在他身上包裹了一层毛绒绒的光晕,看上去就像落入凡尘的天使。我在他对面的座位上坐了下来,摊开刚从书架上拿出来的小说准备阅读。他抬头看了我一眼,灰色的眼睛中少了这个年纪该有的光芒。我冲他微微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他没有理会我,合起书起身走了,单瘦的背影看上去就像一个没有重量的幽灵,随时都可能被着一阵清风吹走。
我原本以为这不过是两个陌生人再俗套不过的相遇,加上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我和他仅仅只是互相看了一眼,所以我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仅仅只是我生命中的路人Z。直到半个月后,我选修了老于的《文学鉴赏》,才再次遇见这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少年。
那天下着小雨,湿漉漉的空气让我总有一种浑身都被泼了糨糊的感觉。我和室友威威同撑一把伞,他又是那种偏胖的身材,虽然雨不大,但还是淋湿了不少。到了教学楼之后,他朝左走我往右走,分开前他对我说:“凯子啊,下了课记得等我!”我摇了摇手上了伞,算是答应了。
进教室的时候,上课铃刚好在我的头顶上面大作了起来。我吓得颤了一下,然后揉了揉差点被震聋的耳朵,把伞丢在教室后面的墙角线上,就近在最后面一排的座位上坐了下来。老于和前排的几个女生结束了感情交流,整了整衣领便走上了讲台。
开场白依旧很官腔,说了些感谢大家选了他的课之类的话,然后开始给我们推荐一些他认为很有文学价值的书籍,例如前两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莫言的《蛙》,还有余华先生的《活着》,诸如此类,都是陈列在我柜子里被我遗忘的书籍。说真的,要我看文学内涵高雅的书籍,我宁愿看那些年轻小作家们写的爱情故事。因为大作家写的书我一般都get不到他们想要表达的那个点,而年轻作家们的爱情故事则通俗易懂,读完之后深有感触,甚至有时候还会看得泪眼婆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我之所以会选择老于的《文学鉴赏》是因为他是我亲叔,这门课的学分我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而且,听他吹吹牛逼总比上课来得有趣。
我扫视了一眼教室,来了不到四十个人。其中八成是喜欢言情小说的女生,剩下两成则是戴着眼镜咬文嚼字的文科男。我是个特例,还有一个特例,就是那个少年。我是在我右手边的角落里面发现他的。他依旧穿着白衬衫,坐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我心里笑道,这一定是一个要风度不要温度装文艺小清新泡妞的屌丝。
可能是我的目光太过炽热让他觉得不舒服,他撇过头看了我一眼,依旧是那种没有温度的目光。我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挺了挺身子,听老于侃天侃地大赞祖国山河养育了多少文人豪杰。我看见坐在第一排的女生拿出纸巾擦了擦脸,想也知道她们被老于施了多少肥料。我躲在后面偷笑,然后索性把头埋进手机看网络上连载的小说。刚看到兴起的地方,老于就毫不给面子的叫了我的名字。我抬起头应了他一声,用一脸疑惑的表情问他叫我干嘛。
老于推了推眼镜,说:“在这么严肃的课堂请不要低头和你的海绵体交流感情,看着我,你会学到更多!”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女生甚至跟粗枝大叶的大老爷们儿似的一边笑一边跺脚手还不停地拍桌子,这和我印象中看言情小说的嫩妹子差了岂止十万八千公里。我涨红了脸没有说话,用哀怨的眼神瞪了老于一眼。老于摆摆手示意我坐下。我坐下来后继续看他给前排的女生施肥,心里大赞这个园丁真是敬职敬业。
之后,老于对现在当红的作家们进行了一些评价,加上这几年根据小说改编的青春电影一个接一个——先有赵薇的毕业之作《致青春》,之后郭敬明马不停蹄地自编自导了《小时代》,韩寒不甘落后拍了《后会无期》,然后是《匆匆那年》怀念遗憾的青春——自然免不了开一场交流会。
教室里面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女生们叽叽喳喳像禽类求爱似的你一言我一句,顿时我以为自己正在开一场茶话会。仅有的几个男生围在一起小声地聊着天,不知道是在聊那些作家小说电影还是在聊教室里的女生。看到大家都行动了起来我也不甘落后,于是挪到白衬衫少年的身边,问:“他刚刚说的那些电影,你都看过没?”
他没有抬头,一直在看一本小说。他“嗯”了一声,然后没作声了。我心里想,要是靠上来的是一个女生保不准他就和她热络了起来。我想着该怎么继续和他聊,结果教室里竟突然安静了下来,我看了眼前面,几乎所有人都在看着我,包括老于。不明就里的我咧开嘴笑了笑,然后看了眼老于。老于拍了拍手说:“怎么停下来了?继续啊!”大家这才回过头去继续讨论,但我还是看见了一两个人投来了异样的眼光。
我一头雾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这时少年不咸不淡地对我说了句“你离我远点会比较好”,从始至终他都没有看我,眼睛一直盯着那本小说。我“哦”了一声,然后从他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