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墨荷 > ☆、第九章

☆、第九章(2 / 3)

易云先生的屈指可数。顾沾卿以为他默认了自己说的话,转头喝汤,不再多问。

众人各自吃喝,沉默了片刻,泊周再次端着盘子来到堂中。他稍微移动几个原有菜碟的位子,再放下刚出锅的神仙蒸鱼和扒龙须菜。

泊周离开后,柳墨隐夹了一小片鱼。突然心念一动,拿筷子指着那盘鱼说:“说到这鲤鱼,我倒想起西州城崇华楼的镇店名菜如鱼得水,不知顾大人有没有尝过?”

顾沾卿放下手中勺子,转头看着他,脸上瞧不出任何情绪:“我从未踏足梁国,更没去过建康西州城,故而无缘见识这道名菜。”

柳墨隐听后忽得眼神一暗,接着又恢复如常了然地点头,打算就这么结束这个话题。

谁知沈挽荷被柳墨隐的三言两语给勾起了探知欲,好奇地问道:“如鱼得水,不知是怎么个如鱼得水法?”

“哦,说到这个如鱼得水,来头非比寻常。当然这还得从建康第一楼崇华楼说起,崇华楼建于宋国元嘉十七年,也就是太祖刘义隆当政期间。由当时的护国公兴建,原是王公大臣门阀世家们歌舞赏玩,吟风弄月之所。后来齐灭宋,梁又取代齐,崇华楼历经三朝依然屹立不倒。辗转到永康元年被当时的兴安侯萧光策盘作酒楼。这位侯爷既不爱江山也不爱美人,只爱吃,不但爱吃还善于烹饪,这道如鱼得水便由他所创。”柳墨隐将崇华楼的历史娓娓道来,在座之人心中都感慨万千。

顾沾卿感慨的是王朝更迭,兴衰起落唯有此楼见证着那一场场的旭日东升以及数不清的繁华落幕。物是人非,只余下这座古老的高楼每日迎来送往,不禁让人扼腕。

秦管家想的是这位柳大夫居然如此博文广记,随便问个吃食都能说出那么多东西。梁国人知道崇华楼不奇怪,奇的是能把它的过去如此详细地随口说出,连年号人名都记得。

相比之下,沈挽荷想的就简单很多,她只是感慨自己从未有幸踏足过梁国,来日若有机会,定要见识一下这个南国首都第一楼。如此一来,她对这道菜更感兴趣了,追问道:“这菜除了来头大外,可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柳墨隐接着答道:“如鱼得水誉满江南,王孙贵族趋之若鹜,自然有它独到的地方。光是这主料鲤鱼,就必须取自长江,过大或者过小都不行。打到鱼后,将鱼放到一个大水缸里。水缸里的水也十分有讲究,里面浸泡着各种名贵药材和香料,鱼在里面放足半月之后无论是肉质还是香味普通鲤鱼都不可与之同日而语。半个月后将鱼取出,去鳞去鳔,放入油锅中煎至外皮呈现金黄色,与此同时里面的肉则必须保持滑嫩。最后放入调制好的高汤,一应佐料装饰,便是如鱼得水。当然我只能描述个大概,里面具体的食材和细致步骤,掌握在张姓世家手中,外人不得而知。不过这菜名贵异常,普通人家是吃不起的。”

不等沈挽荷开口,顾沾卿已经摇摇头,开始忧国忧民起来:“世家门阀,古来就有,只是到如今愈演愈烈。无论南国北国朝政经济大权皆落入他们手中,这些人大多尸位素餐,鱼肉乡里,实非百姓之福也。”

秦瑞妍似乎完全无法苟同他的言论,冒着以下犯上的危险反驳道:“此言差矣,若将国比作一颗参天巨树,那么皇族自然是主干,旁支当属三公九卿等一应官员。平头百姓无可奈何沦作地上的泥沙尘土,至于门阀势族便是这大树的根。众所周知,大树之所以能够华冠宇盖,屹立不倒,全靠盘结错落的树根在泥土中汲取养料。世族独揽大权,欺行霸市固然可恶,然不可置否他们也守护着华夏的精魂,传承蕴育夏商以来的礼仪文化,这样的责任非三餐不继的草民所能够担负得起。”

顾沾卿蹙眉沉思片刻,说:“若除去世家,放权给百姓使之衣食无虑。再大兴礼仪教化,则民安居乐业有礼有德。”

柳大夫似乎也被提起了兴趣,侃侃而谈道:“此法确实利国利民,可惜藏富于民,教化百姓岂在一朝一夕,且顾兄忘了树的主干皇权,只怕百姓还来不及吃上米粮,下放的权利早被皇帝收入囊中。到时候一家独大......”

顾沾卿听得背脊发怵,他为官十多载柳墨隐的这些话怎么可能没有想过,只是如今被人这样毫无顾忌地讲出来,让他顿时生出一股无力感。难道庶民百姓当真生来就注定要遭人践踏毫无出路,纵使挣扎得头破血流,也是枉然吗?他深深吁气,手抚上温润的杯沿,叹道:“也对,天下丧乱,则百姓流离失所,无辜枉死。天下昌盛,则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庶民受尽权贵欺压,活得蝇营狗苟,低三下四。如此循环往复,古来皆是,我何德何能,居然不自量力,妄图改变。”

管家看着形势不对,意识到方才自己不该说那些话,赶紧打断他们:“哎呀,大人也真是的,好端端吃个饭,怎么讲起这些个糟心事。”说完,她又随便扯个话题,把气氛活跃了起来。

待到日暮西山,这顿饭总算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末了管家拿出一包银子,呈到柳墨隐面前。

“这里是五十两,还望柳大夫笑纳。”顾沾卿看柳墨隐张嘴欲语,抢先一步道:“顾某这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