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2 / 2)
而那个丫鬟恰好性子也沉敛安静,如此这般相处下来两人几乎没有搭过话。
丫鬟手脚麻利地将饭菜摆上桌,沈挽荷默契地撂下书,上桌用膳。
“这个鱼汤是厨房特意为姑娘准备的,姑娘若是觉得可口,不防多喝一些。”今日丫鬟竟破天荒地开口讲话了,往常这个时候,她都会退下去默立一旁,等沈挽荷用完膳,她再将碗筷收走。
沈挽荷只当章徵又要戏耍她,最后只吃了些青菜小炒,对那羹汤则是唯恐避之不及。
“姑娘不喝汤,是因为不知道这汤的名字。”那丫鬟见沈挽荷不赏脸,又自顾自地劝说起来。
沈挽荷被囚禁于此本就心绪烦闷,如今吃个饭都要有人指点,只觉越发气恼。她搁下筷子,霍然转身,直视那丫鬟。岂料那丫鬟竟不闪不避地与她对视,末了扯了个诡异的笑容道,“这汤的名字叫,如鱼得水。”
沈挽荷清楚地看到丫鬟说到“如鱼得水”的时候故意挑了下眉。沈挽荷便是再冷静,此刻也是震诧不已。她如何能忘记,当日顾府送别柳墨隐之时,他说起的这道南国佳肴。
“你......”沈挽荷欲言又止,唯恐自己奇怪的言行惹起外边守卫的怀疑。
那丫鬟倒是比她稳重许多,只微微地向她点了点头。沈挽荷立马了然于胸,坐回去安静地喝汤。可惜她外表的波澜不惊乃是刻意为之,只有她自己知道此时此刻她纷乱的情绪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她忽而觉得忐忑不已,忽而又觉得安心不已。柳墨隐到底做了什么,做到何种境地她无从知晓。她只知道在逐鹿会中将一个人安插到她身边有多难,她只知道她自跨进这里的那一瞬起便绝了求生的念头。她只愿能拖多久便拖多久,给天鹰阁一个喘息的机会,也给众人求得一线生机。她从不奢望有人能够救她,也不希望有人这么做。她从六岁起就已经习惯了将在意的人挡在身后,这是她的活法,是她的执念。然而今日,她第一次感受到有人在瓢泼大雨中,为她撑起一把伞的感觉。她原来的固执与心魔在此刻被碾压成粉末,随着雨水被冲刷得一干二净。这一霎那,她想要活下去,她期许着再见到那个人,哪怕是一面,此生亦已无憾。
袅袅炊烟在几千顶军帐里升起,虽相隔几里,城楼上的人隐约间依然能够听清军营里的号角声。
“眼下情况如何?”身着铠甲的京兆王望着远处的敌军,万分镇定地问出此话。
候在一侧的丁一杉抱剑向前,“敌方安营扎寨两日,目前尚未发现进攻的趋势。”
京兆王点了点头继续问,“我们的粮草,箭簇够用多久?”
丁一杉听到此问,嘴角带笑,胸有成竹地回,“王爷大可放心,我们的粮草够用一年,箭簇上百万只,平均分摊下来,能把营帐里的所有人都射成马蜂窝。至于防止攻城的桐油,石头,也都准备齐整了。他们只要敢来,定让他们有去无回。”
“好。”京兆王豪迈地一击城楼上的石砌栏杆,“多年筹划,在此一举。”
“恭喜王爷,终于要得偿所愿了。”此情此景,丁一杉也忍不住上前谄媚一把。
“一杉,本王有你辅佐,何惧大业不成?”京兆王的感动之情发自肺腑。
“王爷谬赞。”丁一杉谦虚地笑了笑,抱剑执礼。
“先不说这些,我听说,这次的监军竟是顾沾卿?”京兆王有些感概地说。
“是,主帅是陈骥烈,监军则是顾沾卿。”丁一杉如实回答。
“哈哈,不是冤家不聚头。”也许是觉得自己马上要龙登九五,京兆王说话的口气洒脱不少。
“听说邓太尉主动请缨,要来送死,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丁一杉的眼里带了丝讥诮。
“哼,那个墙头草。本王原本就没指望过他什么。元恪没用他,倒还有点脑子。”
“王爷所言极是。”丁一杉随口附和。
“当时本王出主意让他和顾沾卿联姻,倒是便宜了这老小子。现在想来,甚是后悔。”京兆王盯着远处的营帐,摇头叹息。丁一杉嘴笨词乏,说不出什么有独到见解的话,只能点头认同。
静默了一会儿,京兆王突发感想,“一杉,你说这些俗人怎么那么爱生儿子呢?”
“啊?”对于京兆王莫名其妙的问题,丁一杉完全摸不着头脑。
好在京兆王并不是很在意丁一杉的看法,咬着丁一杉的尾音,京兆王继续大发宏论,“要我说,生女儿多好。生个儿子养他十几二十年,费心费力,到最后是虎是犬还得全凭天意。可要生个女儿,什么心都不用操,只管拉扯大。到时候看上谁,就把女儿嫁给他,人财两得。你看,多省事。”
丁一杉对京兆王的言论哭笑不得,可为了讨王爷欢心,他依然硬着头皮说了句,“王爷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