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2 / 2)
都逃回了家中,这里便空了出来。数日前城西来了一名大夫,那人一听这边疫情严重,立马联络了附近的几位乡绅。简单的商讨过后,将书院挪用做治疫的药庐,看起了义诊。这事一出,不但是城西的患者蜂拥而来,连附近城中的染病者都跑到了此地。除患者以外,也有仁心仁德的大夫自发前来,加入治疫的行列。不出三日,这所书院便人满为患。
沈挽荷走到书院的门口,发现门是开着的。里面的走道上熙熙攘攘地走着一些人,与别处的冷清寂静大相径庭。沈挽荷走进门去,一阵强烈的艾草燃烧过后的烟味扑鼻而来。她捂着嘴,四处向人打听柳墨隐柳大夫。谁知那些人不是语焉不详,就是直接说不知道。她最后找到一位大夫模样的老头,换了一种询问方式,直接问城西神医。那老头竟眼神一亮,立马给她指了条明道。
虽然早已猜到是他,可真正看到草庐内那个忙碌的身影时,她还是心头一热,激动万分。此时,柳墨隐正拿着蒲扇,在炉子前同时熬着几十壶药。他清瘦欣长的背影落在她的视线里,直让人怦然心动。沈挽荷微微上前一步,并不急着打搅他。这草庐虽只有四根柱子支撑,八面通风,可由于同时烧着那么多的炉子,倒是比屋子里还热。柳墨隐早就热得脱了外袍,只穿着一件银白的中衣。也许是因为过于繁忙,他今日连头发都未束起,一头云烟般的青丝只用一条素色的长带松松垮垮地系着。行动间,衣袍翻飞,发丝轻扬,真当是说不尽的风流雅致。
“墨隐。”终究是忍不住心头的悸动,沈挽荷叫唤出声。
柳墨隐微微一怔,蓦然回首。
“挽荷?”他又是惊又是喜,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出了草庐,来到沈挽荷面前,“你……如何到了这里?”
沈挽荷一见柳墨隐的正面,倒没了心思听他讲话,而是“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这是怎么弄得?”说着提起衣袖,拂上他的脸。原来柳墨隐的脸上不知何时沾上了炉子里的飞灰,弄得黑一道白一道,好不狼狈。
柳墨隐站直了身子,微笑着任由她替自己擦脸。
“好了。”沈挽荷收了衣袖,嘲笑他道:“你这个样子,哪里是神医了,明明就是灶王爷。”
“没办法,人手不够。”柳墨隐满脸无奈地对她解释道。说完,他忽然低下头,将自己的额头抵住对方的额头,笑容缱绻地问:“你还没回我呢,怎么来了这儿?”
“我是听人说,城西来了个非常厉害的大夫,所以便过来瞧瞧。”沈挽荷道,“我还没问你呢,你怎么也来了聊城?”
“我还不为了找某人吗?”柳墨隐换了副委屈的表情说话,“我去天鹰阁,小师妹说你半路改道去了博平。我便一路赶到博平,后来又听说你来了聊城,我又奔到聊城。”
“那你既然已经到了聊城,为什么又不去找我呢?”沈挽荷有些嗔怪地问。
“这不是知道聊城起了瘟疫吗?救人如救火,我本打算再过两天就去找你的,谁知道你自己先跑过来了。”柳墨隐抬起头,用手摩挲着她的脸说话。
“师父?”一个童子的声音恰如其分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沈挽荷转身一看,见到抱着一堆柴火的秋童。那孩子正一脸木然地盯着他们看,眼里满是探究。沈挽荷脸上一红,向后退了一步,与柳墨隐隔开一段距离。
“你徒儿也来了啊?”
“嗯,我去建康城看他,他便死乞白赖地要跟着我,我没法,只好让他跟着。”柳墨隐看着秋童说。
“哦。”沈挽荷点了点头。
“童儿,师父走开一下,你看着炉子。”说完,他乘着沈挽荷愣神之际,上前一把牵起她的手,将她拉走。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秋童手一松,柴火掉了一地。天呢,几十个炉子,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八岁儿童,他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绝世神功。师父铁定是吃错药了。秋童哭丧着脸,将柴火一根一根地捡起,接着不情不愿地走进草庐。他发誓,下次见到师父和那沈女侠在一起,他一定要躲得远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