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终章(6 / 7)
下就会尽快撤退,保全实力。
可慕容胤被他激得杀红了眼睛,只想着要尽快扫平燕国大军,以解他心头之恨。
在这种情况下……谁处于优势,谁处于劣势,已经一目了然了。
七日过后,肖永昌带着他手下仅剩的五万人马,叛赵投燕。
慕容胤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恨得目眦欲裂。
尽管已经元气大伤,但慕容胤还是硬撑着这口气追上了肖永昌,亲手砍下了肖永昌的脑袋。
燕堂听说之后,却并不觉得如何可惜。像肖永昌这样人尽可臣的人,可以背叛骁国、鲁国和赵国,将来自然也很有可能背叛燕国。
像他这样的人,活着才是麻烦,还得带回去论功行赏,不知道什么时候从背后插上一刀。死了,才是干净。
燕堂收了几万肖永昌带来的叛军之后,还特意派人去感激慕容胤。慕容胤一气之下,也顾不得什么不斩来使的规矩,直接杀了那个传话的燕国人。
又过了几日,等云城的战况传出去之后,赵国皇帝大怒,下旨命慕容胤立即停战,且与鲁国、燕国议和。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慕容胤目前还只是个太子,哪里拗得过自己的父亲。
尽管再心不甘情不愿,慕容胤还是向鲁国、燕国提出了议和。
在他们签订合约之前,遗珠和燕时先进了云城,与花御一当面商议。
遗珠和花御一两人分别不过一个月光景,可他们两个都觉得好像已经过了人生百年那么漫长。
花御一更是顾不得燕时就在一旁,控制不住地抱住了遗珠,将她紧紧拥在怀里。
遗珠笑了笑,安抚地抚了抚花御一的背脊,眼中含泪。
“都过去了……御一,我们赢了。”
三日过后,花御一代表鲁国,遗珠代表燕国,慕容胤代表赵国,三人在三年不战之约上,分别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赵国撤军之后,归还了先前攻陷的数座城池,天下终于重归太平。
虽然这太平只是暂时的,但在这乱世之中,已经尤为难得。
战乱结束之后,燕国的军队也该撤离鲁国了。
燕堂看着遗珠,若有所思地说:“陛下非常想念长公主,公主殿下当真不随老臣回燕国去么?”
遗珠看了眼不远处忧心忡忡地望着自己的花御一,摇摇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燕堂沉默了一下,还是问道:“微臣有一事,一直想要请教长公主。当年先帝手中,明明握有传国玉玺,可公主失踪之后,这玉玺也不见了……虽说陛下声称玉玺并不在长公主这里,可是这话,老臣一时难以相信。”
遗珠早知道燕堂要问,现在有花御一在身边,她也能够有底气地告诉他,“将军于我燕国功不可没,可这传国玉玺,向来只属于皇室成员,将军这样在意玉玺的去向,是不是有些僭越了?”
“苍天可鉴,老臣并没有要将传国玉玺占为己有的意思。只是……公主若要嫁去鲁国,燕国自会为您准备嫁妆。但这传国玉玺,万万不可落入外邦人手中,否则先帝将死不瞑目!还请公主三思而后行。”
“这一点,将军可以放心。庭川说的没错,玉玺的确不在我这里。当年父皇临终之前,怕有贼人惦记玉玺,已经把它藏在燕国某一处了。至于我……这些年来我四处流离,也是为了保护玉玺,吸引那些贼人的注意力而已。”
燕堂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竟会被耍了这么多年。遗珠口中一口一个贼人,那个最大的贼人,不就是他么!
不过,遗珠的话或许不可尽信,但谢庭川那傻小子对他没有防备,说出来的应当是真的。
传国玉玺仍旧留在燕国,没有被遗珠带出国境。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燕堂也就没有必要再纠结遗珠的去留了。
临别之际,燕时低声告诉遗珠,“陛下托微臣转告公主,既然公主有了好的归宿,就不必急于回燕国了。公主的嫁妆不久后就会送往鲁国。等到陛下亲政,还请长公主务必归国省亲。”
想起弟弟,遗珠心中一酸,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等到燕国人都走了,花御一见遗珠红着眼眶,还以为她是舍不得燕时,酸酸地说了一句,“哼,青梅竹马就是不一样啊,还难、难舍难分了呢!”
遗珠侧首轻轻瞪了一眼,却是不理会他,任由花御一酸倒了牙。
“鸢儿……”花御一怕她真的生气了,只得按捺住自己的醋意,凑到她身边去,“天这么冷,你自己骑马多累啊?不如和我共乘一骑,就像去年那样……”
“我才不要!”遗珠果断拒绝,“以前我的身份没有公开也就罢了,可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我是燕国的长公主……你又不是我的什么人,和你共乘一骑,有伤风化。”
“我、我、我不是你的什么人?”花御一的老毛病又犯了,一着急就开始结巴,“我、我、我……要不是要给父皇守孝三年,我现在就娶了你!”
“你还记得自己要守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