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众(2 / 3)
事可不是靠胆子就能混过去的,得有真本事。”左将军反唇相讥。
“我的本事?不劳你惦记,怎么都胜过你!”
二人你来我往互相攻击了几句,都觉得自己略占上风,出了口气。
沈凌嘉笑眯眯地看着,不断回头点数。
从入城,到在宫城前列阵,并没有过去多久时间,很快,平叛军的人全部来齐。
两列整齐的方阵,已经完成。
左将军握紧缰绳,他也注意到这一点。
沈凌嘉看到了他的动作,微微一笑,道:“您还记得我昨天晚上跟您说过的话吗?”
“我记得。”左将军略放松了些。
“您没有错。”
“当然!”左将军笑,他是欣赏沈凌嘉,但若空口无凭叫他谋反,那叫不忠不义!
但他不是。
左将军回想着昨夜所闻,慢慢舒了口气,喃喃道:“乱臣贼子,不孝小儿,人人得而诛之!”
沈凌嘉笑眯眯地说:“无论如何,那是我兄长,给他留点颜面吧。”
虽是劝解之意,却明显没什么真心。
不过左将军还是给面子地点点头,道:“若他肯服。”
持弓人一直站在三人马下,将三人的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他乃是沈凌岳暗探,一直留在军中就为截杀那些要接近沈凌嘉的人,断了他与其他人联络的机会。但听沈凌嘉所言,似乎有些事情,还是超出了他的掌握?
“殿下!”他紧张不已,上前一步劝说道,“您不要忘了,陛下已经登基,他……”
他来不及说完。
左将军打了个手势,他身后立刻涌上三人,从背后一人一剑将他捅了个对穿。
与此同时,军中好几处有人同时出手,将持弓人的几个同伴静静抹杀。
“聒噪。”左将军瞧了一眼,便不耐烦地转开脸,让底下人收拾残局。
沈凌嘉抓着缰绳,控制着座下骏马向前几步,来到队伍最前方。
宫城的城墙上,一直有人在。
他们一直无视宫城前列阵的那数万人,却不能忽略驾马到最前方,俨然有交流之意的魏王。
“魏王殿下!陛下已经知道您回来了,很高兴,请您入宫相聚,但请您卸下甲衣,与左将军只身前来。”
沈凌嘉高高地昂着头,轻轻摇动:“今天,我身后这数万人,都要入宫。”
“对诸位功臣,陛下自不会忘记,但今夜没有准备庆功宴,还请……”
他打断了城墙上那披着赤色甲衣之人的滔滔不绝:“不,就是今晚。”
“殿下,请不要让我们难做……”
“嘘。”沈凌嘉摆摆手,忽然驾着马转了个身,面向身后那数不清的京城百姓。
他们都自动自觉地与平叛军保持距离,但没有人离开,都静静地看着他。
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种预感,今夜,他们即将亲眼见证历史。
“诸位!”沈凌嘉的声音从来都是醇厚而低沉的,今夜却慷慨激昂,“你们可知道,如今棠国的九五之尊是谁?”
“他是我的皇兄,我的大哥。我父亲的长子,他最疼爱的人,此事,人尽皆知!”
他究竟想说什么呢?每个人的心中,都浮现出疑问。
人群中突然冒出一个声音:“难道陛下登基一事有问题?”
谭鸣鹊噗嗤一笑。
那人喊得大声,最重要的是,这声音太熟悉了。
是那个大眼睛影卫。
“怎么了?”菊娘听得模模糊糊,忙问谭鸣鹊。
“有人喊了一声。”谭鸣鹊简单说明情况。
菊娘也笑了,释然无比:“看来一切都在殿下的掌握之中。”
举事者,皆有大义之旗。
今晚这番话,非说不可,他连“托”都有,怎么可能没准备。
“所以你不需要担心地站在那了,想当靶子?”谭鸣鹊笑吟吟道,“在殿下做完他的事情之前,至少我们先要保住自己的命,这样才有意义呀,你可小心一点,如果你出了事,那我也走不了了。”
“得,那我过来陪你喝茶。”菊娘听不得她这可怜巴巴的声音。
两人对坐着把桌上的茶喝得一干二净。
谭鸣鹊转头看向角落,那几个包厢原主仍没有醒来。
“奇怪,我们这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酒楼的掌柜也不派人来看看情况?”谭鸣鹊疑惑道。
“你怎么在这种事情上倒是不敏锐了,现在还有什么能比那里的事情动静大?”菊娘伸手一指,指着皇宫。
宫城前,沈凌嘉的话仍在继续。
他果断附和了自己亲手布置的“托”:“不错!七天前,齐王沈凌岳——也就是如今的新皇陛下私自入宫,与御林军勾结,围住了初和宫。当时,先帝便在宫中,他派人送走我的母妃,亲自迎接了齐王,因为他依旧信任齐王,他不相信自己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