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2 / 2)
能喷出火。所以柳复没敢说下去,反正大家都能猜测得到他们做了什么,“齐王相信,若我们都参与了这件事,那我们就不得不保守秘密了。”
“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秘密终究还是要大白于天下。”沈凌嘉若有所思地说出这句话后,看向秦密,问,“如何?不知道秦大人听完这柳复说的话,还是否觉得,我不该杀他?”
秦密勃然大怒,却不是冲沈凌嘉。
他是耿直之人,当即道:“若这柳复所言是真,那么沈凌岳简直……简直应该千刀万剐!”
秦密是气急了,即使说“此言真假莫辨”,但直呼沈凌岳的姓名,已经是一种态度。
沈凌嘉看向其他人,道:“如果各位觉得光是柳复一人的证言还不够,我这里有一份遗诏,是当初父皇留给我的。”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手书,乃是沈清辉亲手所写。
沈凌嘉招手叫一个宦官走近,把手书递给他:“念。”
这小太监年纪轻轻,嗓音稚嫩,但胜在说话清楚。
这份手谕的内容非常简单,当年沈凌嘉在渝州遭遇刺杀,乃是齐王主谋。齐王与虞王之子勾结,派出刺客刺杀亲兄弟,这种事算是丑闻,沈清辉要求兄弟友爱,虽然深觉痛楚,却仍然不希望此事教外人得知。但为了安抚沈凌嘉,他还是留给他一道手谕,讲述了整件事,表明自己已经知晓齐王所为,若他再做此等行事,沈清辉绝不会继续包庇,数罪并罚。
“当年,他派人杀我,杀他手足。如今,他变本加厉,命人刺杀父皇,甚至戮其身。”沈凌嘉大声问道,“他的帝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杀父得位,矫诏登基,这样的皇帝,你们谁要效忠?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可配得谁人效忠?”
满朝文武,无一人敢答应。
沈凌嘉冷笑道:“他登基之后,自称是奉了父皇的遗诏,若父皇当真是病逝,柳复说的全是谎言,那么他的尸身一定是完整的。如今父皇下葬不久,陵墓还未竣工,若谁有不服,我们大可以开棺一验。”
他并不怕说这种话。
有时候,这种话可能很有道理,但开棺验尸对许多人来说,仍算是打扰死者安宁。
沈凌嘉却不怕。
他可以先杀沈凌岳,再陈情,本就无畏无惧,小小言词,根本不会入他的耳。
——你们谁不服?开口,我们去陵墓开棺验尸!
没有人开口。
沈凌岳已死,其他皇子都不是沈凌嘉的对手,当沈凌嘉连杀沈凌岳和贤妃一事都能将自己脱身得干干净净,他们又何必节外生枝呢?
真要算,沈凌嘉也算是为父报仇了,若他不是皇子,都算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
当然,他效忠的肯定是先帝。
“不必了。”
秦密的声音再一次响起,苍凉而悲切。
他耿直,耿直到令人讨厌的地步,但他终究是一个忠臣,是一个好人。
一个正常的好人,听到沈凌岳的所为,总会有点愤怒的。
何况他也是一个忠臣。
秦密猛然跪下,朝着沈凌嘉,拜倒在地:“不必打扰先帝安宁,多谢殿下,为先帝报仇,没有让此等奸人成功窃国。”
“之前我咄咄逼人,想必伤了殿下一腔忠义之血,微臣真是……无言以对!既无颜面对先帝,无颜面对殿下,也实在无颜面对诸位同僚。”
他仰起头,望着沈凌嘉,不知不觉地改变了自称:“如今,微臣也唯有一死……”
“秦大人不要说这样的话,您一腔热血忠心爱国,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沈凌嘉连忙搀扶着他让他站起身,“您不需要妄自菲薄,在刚才,人人畏我如虎,唯独您依旧像平常一样,该质疑便质疑,这没有错。您从前是这样做事,以后也应该这样做事,您是言官,就该直言以对。”
秦密诧异地看着他:“殿下……”
“若是您轻易言死,这才是折煞我。”沈凌嘉淡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