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书房(2 / 2)
亲近些,也不拘着他。只是这般傻样子看起来有些伤眼,有心让他收敛些,顺手摸了个石镇丢过去,力道轻方位准。而且某人就是趁着这个机会跟在外甥女的后头喝汤的,龇牙咧嘴眼明手快就接着了。
外头小厮来报沈岩已经到了,秦诺看过北川来的所有的信自然知道他是来做什么的。
因为秦诺年幼,而沈岩是秦轼的得力部下,所以这个时候谈及某些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沈岩来。毕竟秦诺在在靖康侯府是处于晚辈的。
“见过侯爷,两位舅爷。”沈岩躬身行礼。
“何必这般客气,也算是老相识了。”大舅舅看了微微点头的靖康侯笑道。
“礼不可废。”沈岩爽朗一笑。继而又道:“关于王妃的事,因为小郡王也算是苦主,将来京城里头镇北王府还得小郡王做主,所以属下才要求小郡王也要在场,还请见谅。”
“无妨,这也是应该的。”大舅舅面露忧愁,但是又为秦诺还是得秦轼的看重而欣慰。
“如此,属下就直言了,谋害子嗣本就是大罪,并且王妃谋害的对象竟是自己的亲子,因此王爷勃然大怒。不可能不严惩,又因为王妃有意隐瞒小郡王的女儿身,甚至有挑拨小王爷和小郡王兄妹之情的嫌疑。但是看在王妃主持王府内务多年,也是尽心尽力,又育有二子一女。所以王爷决定暂时幽禁王妃,夺王妃主持内务之职。”沈岩眉头都不动一下,继续道:“为小王爷、果郡王和小郡王考虑,王爷只命人打了王妃身边伺候的下人每人二十板子。果郡王暂由王爷亲自教养,寻常不得见王妃,小王爷亦是如此。”
待沈岩说完,书房里一时沉默下来,照实说,秦轼已经对楚氏很宽厚了。但是当家主母被幽禁并且没有言明时间多长,又不能再掌管内务,已经是很大的一个打击。再加上身边的下人全都一并打了板子,不说这面子落了多少,就说这一段时间都别想好好生活。你不能指望一群娇滴滴的小丫鬟打了二十板子以后还能像往常一样伺候王妃吧。况且若是王妃还硬要下人伺候,听到秦轼的耳朵里只怕又是一阵失望。
半晌,靖康侯才道:“多谢王爷宽容,我家的逆女让王爷费心了。我这儿有封书信予那女儿,到时候还望沈管事一并带过去。至于那位奉命推了诺哥儿下水的丫鬟,一家子都除了吧,省的再生事。”
沈岩也不说那一家子本来就没有什么活头了,只是温和的点点头,到靖康侯府说事儿,和这几位也还是说的通的。若是要和那位老夫人,那就太为难人了,那位老夫人才是有名的疼女儿。想到这里沈岩又添了句:“请侯爷恕属下多言,侯爷夫人现下应该还不知道这些事儿吧?”
靖康侯苦笑的点点头:“我这老妻,才是最疼她的。只怕知道又要生事,别的无妨,只怕会迁怒诺哥儿,你也别怪她,她如今年纪大了,又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向来是放在心里疼的,未出阁的时候就是你母亲说什么是什么,如今……”后头却是和秦诺说的,靖康侯有些尴尬的咳了两声。
沈岩自然是知道这位老夫人有多宠王妃,否则也许也不至于这般模样。但是这不归他这样的下属管,现下他要提的事关乎秦诺未来多年在京城的生活,毕竟她还年幼多是要和几个表哥表姐以及内宅的夫人们相处的多些。若是老夫人因为王妃受罚而迁怒秦诺,那秦诺在这个圈子就不容易混了,她不被母族亲近的事一旦流出容易引发各种问题。至少在一些宴会场合里头就没有了护持的人,妇人的后宅也是一个朝堂呢。
“属下还请侯爷为小郡王考虑,要瞒就要把这件事捂紧了,务必不能让老夫人知道,否则,您也知道小郡王在京城的后盾就只有侯府的。”
靖康侯深以为然,“此事我已有准备,放心吧。”
如此这些内宅的事儿也就差不多了,外祖父准备写封信给秦轼,其中当然不得不为自己的女儿求求情说说好话,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和秦轼谈谈京里的形式。莫说秦轼远在北川,就算是京中有变也难波及到,就是现在秦诺为何进京就能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了。更何况秦诺人在京城,就相当于京城和北川有了一线更大的关联,不论秦诺或者是镇北王府有什么,对方都必然要受到很大的影响。
沈岩还要留下与外祖父和大舅舅探讨这一类听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让早已经有些不耐烦的小舅舅带着秦诺往后宅去,去同她的那些个哥哥姐姐们相处相处。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楚氏还有三个孩子,为了这三个孩子和靖康侯,都不可能让她本人得到打板子或者是到家庙去这样的处罚。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