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2 / 2)
月里头到算是风平浪静,秦诺的伤也养的差不多了。京城里没了魏家和晋南王煽风点火倒是清净了许多。
皇帝也忙着抓晋南王的小辫子,而晋南王因为礼部尚书并不完全是他的人,所以关于海贼一事尚且不敢透露半点,所以正忙着‘剿匪’,皇帝安排在礼部尚书身边的人却查探到魏扇确实和郭程乾关系密切,曾经数次在郭程乾的产业之一的酒楼雅间里相聚。
整个京城感觉敏锐的人都发现,皇帝对晋南王的态度开始发生了某些微妙的变化。例如说,晋南王依然惦记这皇帝,生怕皇帝厌了宫中的美人,所以如往年一般派人送了一批美人进宫,皇帝却斥责他因私废公,不体恤百姓艰苦。
自己却大办选秀,除了给自己的大皇子、二皇子选了两个侧妃之外,还给未成亲的三皇子选了妃以及一位侧妃。自己也添了几位婕妤等,一点没有斥责晋南王的时候那种忧国忧民的样子。
晋南王还不知道自己的私藏的儿子已经被发现了,因为皇帝还不打算动手,更没有除了晋南王的意思,因为他认为他还需要晋南王来牵制向来不和的镇北王,所以晋南王只以为是皇帝嫌弃他无能搞不定海贼之事,拖延了这么久都没有什么好的消息,并没有怀疑皇帝已经知道了什么。因此也只是派人查探相关的事物,甚至是安插暗桩在晋南王和礼部尚书身边,以期查探到一些更加隐秘的事。
这些事一时半会都不会有很大的进展,所以皇帝只能按耐下心中的焦虑,多选了几个美人陪他打发等待的时间。
秦谙却已经在计划离开了,他不能在这里待太长的时间,前世就是这个时候匈奴人开始猛烈频频袭击边境,来势汹汹很有立马就要正式开战的意思。秦轼同匈奴人来来回回交锋多次,才从俘虏口中得知匈奴王庭内乱基本上已经结束。
因为内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现在新王预备以劫掠边境百姓减轻负担。这几次的交锋都只是试探,更是因为内乱还需要一定时间拨乱反正,降服某些人以及处理掉一些人。
前世秦谙的叔叔秦轶因为匈奴分出小队人马袭击一处村庄,秦轶只当是往日一般的劫掠,亲自带了一队人马前去救人,可没想到那个村子早就沦陷。那是一个陷阱,而秦轶措手不及,就死在那场战事里。
秦轼悲痛欲绝,深深觉得对不起长年驻扎在边境的弟弟一家,现在更是天人永隔。秦轼带兵带着秦谨亲自上了战场,一去就是三年,而那时的他因为魏扇舍不得家人,所以在京城停留了将近一年,这一年北川镇北王府一片混乱,使得秦轼不能够专心战事,受了好几次重伤,若不是有秦谨这个天生就属于战场的儿子在,恐怕难以后继。
所以秦谙没有办法替代秦诺留在京城,一个是不能让母亲的心血白费,另一个就是北川需要他去支撑起来,而秦诺如今在京城反而安全。因为皇帝的疑心大都放在晋南王身上,又有梁谦保驾护航,北川战事一起惊恐的不只是晋南王还有皇帝。
秦谙以北川边境匈奴人异动频频为由向皇帝请辞,皇帝本想要硬留秦谙几日,最好让北川镇北王府没有主事的男人乱上一阵子最好。秦谙却道:“后方不稳,前方战事必有阻碍,况且现在正是春耕之时,北川地薄贫瘠,此时最难为继,求皇上体恤北川军民,增以粮草,助北川子民一力抵御外族。”
皇帝前一阵子才说晋南王不够体恤百姓,而且只是小股海贼就给晋南王备了不少粮草,更何况晋南的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本就不是缺粮少米之处。现在换了北川,皇帝不出点血怎么说得过去呢?
皇帝咬牙切齿还要装出一副‘正该如此’的表情,朝堂之上,皇帝还是有点样子的,下面百官看着总不能让人觉得对北川的百姓和对晋南的百姓厚此薄彼吧。内里却狠狠的咒骂秦谙这个小狐狸,贼精贼精,要走了还要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