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2 / 2)
软禁淑妃魏扇的原因了。皇帝给出的理由是,前年,大皇子二皇子相争,导致一死一残其实是魏扇在从中作梗,不仅仅使得本来因为皇帝极其儿子们辛勤耕耘生了不少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不着痕迹的凋零,更是使得大皇子和二皇子几乎没有了后人,留下的也是病歪歪看起来就不长寿的。
蓄意谋害皇嗣是大罪,别说魏扇曾经是宠妃,更别说魏扇有个八皇子。谋害皇嗣的罪名一旦确认那就是满门抄斩的死罪,如今还只是围困魏府,和软禁淑妃,让人难免觉得这件事还有转机。对于礼部尚书而言,那就意味着皇帝还给他面子,相信他,甚至可以脑补到再给他一次机会。
这或许也是皇帝的计谋,让礼部尚书记得自己的家人子女都在京城,想要投靠晋南王也要看看自己的背后。更是提醒他,什么是君臣,皇帝想要谁的命,还需要什么真凭实据吗?大皇子同二皇子的事发生了将近两年,这会突然冒出来,谁知道真的是魏扇搞死搞残的还是只是一个借口。
“那两个蠢货,需要耗费什么心机吗?随意挑拨挑拨,就已经明争暗斗了许久,两人的母妃品级都差不多,年纪也差不多,从小就互相看不惯。他们两自相残杀到这样的程度本来就是早晚的事,而且皇帝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两个蠢货。”梁谦还是如往常一样毒舌的评价皇帝的两个儿子。
秦诺幽幽的叹了口气,说实话,魏扇这个人,搞计谋什么的其实不是那么厉害,但是她同她父亲一样有眼色。对于某一类人很容易就能够获得他们的信任,比如说皇帝这样的,尤其是魏扇还善于发现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联系。
就如同靖康侯府老夫人的事一样,她看出老夫人其实是个女儿控,她就简单直白的把楚氏的事透露出来这就够了。又如安国公府的宗祠,她就把自己的妹妹推出来,自己片叶不沾身,还能说出积年已久的旧事,挑出镇北王府同安国公府的一段旧怨。轻而易举的就差点让秦诺被安国公府记恨,并且败坏了名声。
但是秦诺幸运,有梁谦护航才能一直避开魏扇有意无意的挑拨,算计。她最擅长把自己排除在事故之外,但是却能够不留痕迹的说上几句煽风点火的话。所以,对于魏扇设计大皇子二皇子相争的事,秦诺是相信的,但是皇帝两年前没有和魏扇计较,两年后却把所有的责任推在魏扇的身上,这就值得深思了。
“大哥哥知道是两年前是怎么回事吗?”秦诺挑了挑眉看着梁谦。
梁谦无奈的揉了揉额角,这种事不想让她知道,实在是伤眼污耳朵:“那已经不重要了。”
秦诺见梁谦不说,只好盯着沈岩不放,直到沈岩忍不住撇开脸讨饶道:“哎呦,年纪大了,记性就是不好,属下,这才记起来外头还有管事等着回话呢,属下告退了啊。”
说完沈岩就撒腿跑了,那腿脚利索的大约同他嘴里说的‘年纪大了’的那位并不是一个人。
秦诺给沈岩的远去的背影丢了个白眼,转而看着梁谦,梁谦却左顾而言他:“哎,这个沈岩,我就说你太惯着他们了,你看,你还没说话就撒腿跑了,有没有规矩了?”
秦诺怒道:“…我就是他们的规矩!”
“…那,那规矩还有点小,长大了就好了。”
“…”
“算了,你们不说我也猜到是那档子事,哼哼,话说他们是在等待什么?为什么好像是心知肚明了却有都按兵不动,不是说皇帝想要谁死给个罪名就只是动动口的事吗?”秦诺好奇的问,要说是纯粹因为北川不稳,秦诺之前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却又觉得不像是这么一回事,毕竟如果是因为北川,就不应该开始跳动军队,皇帝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动了魏府。
梁谦摇摇头,他也想不明白皇帝和晋南王这两个兄弟是在想什么,又或者是在等待什么。
自魏府被围困之后,京城有些风声鹤唳,平日同魏府交好,常常殷勤的走动的人家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不在京城大街小巷出没,唯恐露个脸就被皇帝惦记上了,又谋害了谁或者是同伙之类的。
不说被围困的魏府族人过的如何的艰难,说不许进出不是开玩笑的,真个是不许一个人进出,就连采买食物布料、运送潲水夜香都是由外头守卫的士兵做的。如此就免不了缺斤少两,贪墨些银钱,甚至想要买些鸡鸭鱼肉都得让那些负责采买的士兵通融,给点‘封口费’。
名头很平常,放到这时候就不合适了,但是也只是一个说头,本质上就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