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19号一更(3 / 3)
亲事还没底,可把她娘操坏了心…现在好了,农村十五六岁有结婚生娃的,城镇里好些二十好几岁的女同志都不担心嫁不出去,那她也不用着急!
中午吃饭,陈学功照例在这蹭饭不走,哪怕吃的事杂粮馒头、炒咸菜,他也乐意。
钱寡妇却犯愁了,虽然她对陈学功印象有很大改观,可也招架不住他三五不时的在这吃饭啊,远的不说,多烧一口饭,连煤球都耗费不少!
“春儿呀,咱家没有煤球啦,今天我还是管对门王大婶家借的,我也不懂,煤球去哪弄?”钱寡妇不得不提醒道。
秀春拍了拍脑袋,都瞎忙活糊涂了,自打易真上次给她一次煤球,她一直用着,还没去买过煤球。
只是这煤球怎么买,秀春也不知道。
“苗苗哥,反正你下午也没事,咱们一块去买煤球吧?”秀春笑嘻嘻道。
比起看电影、压马路,显然事关吃喝拉撒更重要。
陈学功点点头,秀春刚搬过来,生活细节方面不懂的还很多,他教教她义不容辞。
“你们胡同有公用的架子车吗?”
一般以胡同为单位,或者家属区为单位,大家都会出钱买一些常用的大件东西,比如排子车,拉煤球、冬天拉大白菜…
陈学功一看秀春迷茫的样,就知道她还没整明白,吃过饭陈学功去对门王大婶家敲敲门,向王大婶打听胡同公用的架子车放在哪家。
王大婶笑呵呵往胡同尽头指,“就在马大爷家院里,整个胡同就他家带了个院,你去管他要。”
从马大爷家把架子车推出来,陈学功又叮嘱秀春把粮本一定带着,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个燃料站,除了供应煤球以外,尚且还有柴油、煤油、汽油等。
秀春把粮本翻到最后的几页附属页,对陈学功道,“我知道了,苗苗哥,是不是把购煤数量登记在这页上?”
陈学功赞许的点头,“凭借粮本,每户市民每个月能供应两百二十斤煤球,除了冬天才供应无烟煤,其他季节只供有烟煤。
秀春了然,难怪老裁缝要把厨房搁铁皮炉子的开一扇窗户,原来是为了散烟味。
两人来回推了两趟,把秀春家的煤球买了之后,又推了一车去市医院家属区,月初,陈学功家的煤球也用完了,拉煤球的活太脏,许淑华不愿干这事,通常是手掐腰指挥陈秋实父子两干这事。
推架子车进市医院家属区,赶着周末,大都不上班,家属区内人来人往,秀春是生面孔,长得又漂亮,跟陈学功一块走,难免遭人打趣。
内五科的梁主任瞧见了,就笑呵呵道,“小陈,你妈还托我给你介绍对象,还介绍啥呀?这不是就是了,哪家的?姑娘长得可真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