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四海宦游人(5 / 7)
回京的第二天,亲自登门抚慰,其后江漪在家静养,直到夏末才奉召进宫。
凤楚一直到画完最后一笔才抬头看向她,含笑道:“嗯,脸色比刚回京的时候好看多了,身子已无大碍了吧?”
“承蒙陛下赐药,又得以偷闲月余,已然痊愈。”
凤楚笑吟吟道:“清渺天下刚刚开始,以后还有太多需要倚重爱卿的地方,一定要保重身体。”
“多谢陛下关怀。”
“过来看看朕的新作。”
江漪上前观看,见她画的是一幅工笔花鸟,蝴蝶翻飞在花丛之上,笔触细腻、栩栩如生。
“陛下画的是那种花?竟然如此华贵?”
“这是春天洛国公进献的花,名唤牡丹。”
“好生华美。”
“朕也观之惊叹,可惜花期只有十余天,不能留与卿等同赏。”
“臣今日能看到陛下这张画作,也算半赏名花。”说到这里,抬起头含笑望着凤楚:“斗胆请陛下赐画于臣。”
凤楚摇摇头:“要让爱卿失望了,朕做此画时已想好了所赠之人。”
江漪微微想了想,笑道:“扶风路远,西平侯收到此画该是秋风已盛了。”
西平侯就是西山景晴的封号,这是清渺元年景晴出任扶风大都督时新改的封号,君王期待尽在其中。
“扶风地高风寒,没有多少花木,朕只能聊以此画为她送去一点永宁花色。”
江漪叹了口气:“臣可有些嫉妒了。”
“澄羽轻回京后对朕说了不少事。”
这个话题转的太快,江漪也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又想了想才道:“陛下对着新作说这句话,看来羽轻所奏当与西平侯有关。”
凤楚指指堆在旁边的竹简:“这只是一部分,卿自己看吧。”
这“一部分”江漪就看了半个时辰才看完,看完后叹了一口气:“上面写的有些事实在是匪夷所思,臣不敢相信。”
“朕也不太相信。羽轻写的这一大堆东西里的西山景晴不是朕认识的那个人了,而那些恣意妄为、目中无人,就是她最年少轻狂的时候都不曾如此,何况她二十五岁后性情日渐收敛。当年她在朕身边尚且不骄纵,而今千里之外,她骄纵给谁看啊?”
江漪觉得这段话实在是有趣,忍不住笑了起来,纵然到安靖已经超过十年,对绣襦之交总总也有了了解,可每每听到还是有强烈的违和感。特别是放到凤楚、景晴这对君臣身上,更是古怪。若是照着她以往的认知,那就是君王与“佞幸”,但在这里,一来西山景晴为清渺王朝建立的功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能用“佞幸”来定义;二来,上到宗室朝臣,下到平民百姓,谁也不觉得绣襦之交有什么问题,相反还作为美谈。除了凤楚,宗室、重臣之中有绣襦之交的不在少数,比如景晴的弟妹栖凰殿典瑞离锦屏就与少司礼订立过“生死之契”。从文成王朝开始,春官魁首一向被视作天下礼仪典范,也就是说,大司礼、少司礼能做的事情天下人都能做——清渺人对绣襦之交的态度可想而知。
江漪一直在观察凤楚的神情,见她虽然在说的是对任何一个臣子来说绝对不轻松的话题,可表情柔和,举止闲适。在江漪看来,不管以哪个国家的标准,凤楚都当的上“容姿出色”这四个字。她柳眉凤目,一张标准瓜子脸,不笑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威严,笑起来则分外妩媚。很多人都说,但看凤楚容颜就知道此人必是人中凤凰,这句话江漪也是赞同的。至少当年她随莲锋投奔劭庆,第一眼看到凤楚就被她的气宇折服,心想“一路过来所见人物,其中只有此人能成事业。”
自文成后期,官场重相貌,能获得众人赞赏的人物多半都有出色容颜。这个风气经过两百多年动荡后依然在影响清渺,至少后宫女官和文官们“容貌端正”依然是推荐录用的重要标准。在这样的风气下,伴随凤楚开创清渺王朝的功臣名将中不乏出类拔萃的美人。
在后代,江漪被传诵为:“天人之姿,世所罕见。”事实上,只要翻开《清渺王朝史》就会看到,对这个传奇女子的容貌描写仅仅是:“秀美出色,如玉之华。”相对于被称为“桃李之姿”的莲锋,和“倾城之貌”的西山景晴,她在清渺初年的朝堂上并不以美貌惊人。当时,她和莲锋、景晴已经被称为“开国三杰。”凤楚曾笑着品评她们说:“莲锋艳丽,景晴华美,江漪恰到好处,观之可亲。”在过去的半年内,江漪先后经历了两次伟大战役——江南之战和鹤舞之战。再往前,永宁城之战、丹霞大捷,这些清渺开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役都留下这个年轻女子的身影。其中,永宁城之战、江南之战,与之并肩的就是莲锋。而丹霞大捷则是她和西山景晴少有一次联手。她和景晴的友谊也是在这场战斗后才浓烈起来,在此之前,对于这个“可以随意出入宫闱,帝王之信无人能及”的女子,她总有“敬而远之”的心情。
丹霞之战,凤章领大军与敌人在丹霞关对垒。景晴用江漪之计,带领两千人马翻越险峻的丹霞岭奇袭丹州州治,使得敌人仓惶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