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关河冷落(2 / 5)
”,私底下依然是男子出嫁、女儿当家,反正民不告官不纠。但是,他品阶再低也是官员,照着芦裘传统,男子三妻四妾,女子只能恭顺服从。最终和他成亲的那个女子受过基础教育,肯嫁给他是因为家里太穷,所以他一直被亲戚们嘲笑不是“成亲”只是“买个女孩儿回来”。一路行来,他把这些年来遇到的类似郁闷事都对韩庭秋说了一遍,庭秋耐心的听着,恰好好处的安慰或开解,心里却想:“要说际遇多变,你还不能可我比,只是我这一番遭遇还不能随便对人说。”
庭秋和景晴的关系,扶风都督府高阶官员和三营大将军都知道,但到六阶以下就还是个秘密了。若是玉舟知道眼前这个谈吐优雅的陈泗男子乃是西平侯世子的生父,恐怕就不敢随便和他说话了。
扈县虽然是秦州第二大城,可与郡治集庆相比只能算一个小镇。馆驿当然也很简单,好在这里是军事要地,往来官员将领很多,馆驿里房子充足,庭秋这样的小吏都只需要两人一间。
韩琳来之前受集庆神官所托送件东西给这里的神官,到了扈县也不休息,问明道路就赶去。她本以为这么个小县城的神宫也就是简简单单几间房,等跟着上香的人过去,一眼看到就惊住了——一处碧水潭边,巍峨殿宇,重叠修建在一座小山之上,气势宏伟,山门上金漆三个大字“轻云宫”。
待到进入神宫,更是雕梁画栋,精美绝伦,香烟缭绕、信众络绎。出来接待她的是一个神师——在清渺,女神官统称“神官”或者“神士”;男神官则被称为“神师”。这个神师眉目如画,举止间行云流水,有着神宫中人特有的恬淡超然的气质。
因为服礼的缘故,韩琳对神宫产生了兴趣,在集庆时她也常常去服礼的那个神宫进香供奉,神官们也对这个第一个接受服礼的异国女子印象深刻。她因此知道了很多神宫以及安靖信仰的故事。
在安靖,至高无上的神灵就是水缨女神——她是水神、光明之神、创人之神。几乎所有神宫都有殿宇来供奉水缨女神。水缨女神虽然至高无上,却不是唯一之神,也不是“法力最高”的神明。在素凰族的信仰里,神明并不是排列在一起比法术高低的,万物有灵,万物有司——神明们只是司掌的事物不同,而不管是送风、起云、农业、畜牧,这些都是素凰族人得以生存的基础,无法排序,神明当然也就没有高下。
神师看过集庆神官的引荐信,客气的为她引路,在她停步观看的时候耐心介绍。显然,这个神师在轻云宫中担任着司宾的职务。轻云宫也的确有很多东西可供介绍,这里的每一座殿宇都有精巧绝伦的雕刻,神像雕塑之美远远超过集庆。韩琳感觉到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好奇的问了一下。神师含笑道:“姑娘不是扶风人吧?”
“我是陈泗人。”
神师显然有吃惊的表情,上下看了她两眼,这才道:“扈县轻云宫供奉的是药神,也以医药之术闻名安靖。若非如此,我们在此边境小城又安能有如此恢宏规模。”
“原来是悬壶济世之所,难怪信众如云。”
“我们轻云宫虽然偏居一隅,但是曾是大神司的直属神宫,所以能获得百姓们的信任。”
韩琳赞叹了几声,心中却想:“这里的神官好骄傲。”
等到一圈转完,终于见到主事人,但也不是大神官,而是位列第二的神方。这位神方四十来岁,容姿端正,穿的是神官的黑白服饰,但是韩琳一眼就看出所用衣料精细昂贵,可以说不亚于当时她看到的西山铭霞的那一身行游服;发上步摇点缀了一颗拇指大小的黑珍珠,价值更是无法估算。韩琳心想:“这处神宫的香火居然旺盛到这个地步么?战乱年代,边关小城,竟能让神官奢侈如此?”
神方倒是听说过她,笑吟吟的说了句:“原来你就是第一个在我安靖接受服礼的陈泗女儿,怎么样,服礼有趣么?”
韩琳愣了一下,正色道:“服礼庄严。”
神方轻笑:“难怪集庆宫对你颇多称赞,果然是个有趣的女孩儿。”顿了顿又道:“你可是要在我们安靖成家立业?”
“但愿如此。”
“你的家人竟不反对?”
“阿兄、阿嫂皆是开明人。两位阿兄也在为扶风官府做事。”
“我的确听说大都督允许陈泗人参加官吏考核,却没想到录用了那么多人。”
韩琳不知道怎么接这句话,只能沉默。好在神方很快把注意力转到书信上,她则端正地坐在一边等候,目光自然扫过四壁,见此处接待宾客的房间倒是与集庆神宫相似,简单舒适。四壁皆有书画,内容当然是颂扬神迹和劝诫世人。进来时,神师也带她去看过供奉水缨女神的正殿——这里也是行服礼大典的地方。正殿之后,照例有几间隐蔽的小房间,则是暖席礼的专用。轻云宫虽然精美华丽,但在格局上与集庆宫并无明显差异,是最传统的神宫布局规范。大约过了半支香功夫,神方才放下信,缓缓道:“辛苦姑娘了,天色渐晚,在此间住一夜再回去吧,正好尝尝我们轻云宫的斋饭。”
“多谢神方,但是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