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春风渡玉门(1 / 8)
上元之后,热热闹闹的新年庆典结束了。官员们返回岗位,书院也重新开学,到了元月二十,见习进阶的孩子们也各回官署军营。元月十八那天,长捷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家宴,为即将前往冰河关的大侄女壮行。韩竹、韩梅都受了邀请,听到消息后的韩琳又买了礼物跟着韩梅一起跑去。新年那次,长捷没说什么,这次看她又拿了不少东西来,却是说什么也不肯收了。他对韩琳说:“若是你们依大都督而居,衣食无忧,我自不与你们客气。但当下你自己辛苦赚钱,实在没必要再如此多的虚礼。”韩琳只是笑,韩竹兄妹又在旁边帮腔,终究还是把一袋东西塞了过去。
长捷的大侄女将妹妹拉到一边低声道:“你说,韩琳近来总往我们这里跑,还那么殷勤……会不会是,看上我们叔叔了。”
做妹妹的先惊了一下,又想了想,低声道:“或许呢。”然后扑嗤一笑:“她长得好美,又识文断字,配得上叔叔。”
“就可惜不是我们这里的人。叔叔真要嫁给她,怕会被人笑话呢。”
“切,谁敢笑话叔叔,他是大将军呢!我说啊,陈泗人也挺好,女儿家温柔,将来不会欺负叔叔。”
做姐姐的眨了眨眼睛,大约觉得妹子说得有道理,想了想笑道:“哎呀,我听阿竹说,陈泗的姑娘是在家里等着男人托媒提亲的。韩琳她懂不懂我们这里的规矩啊。”
“说得对啊,这可不好呢。”
姊妹俩相对看了看,竟然一起叹了口气。这两姊妹从小在祖母建立的“山寨”中长大,纵然当下都在走仕途,心里着实没有什么门第之见,加之又喜欢韩琳,倒真希望她与自己的叔叔能喜结连理。
这对姊妹相差不到两岁,长捷本来想把两人一起送去冰河关,结果妹妹因为“年龄还小”没被同意,只能眼巴巴看着姐姐戎装离家。韩梅见她郁闷,好奇地问为什么那么着急去前线,跟着长捷将军多学几年不好么。小妹叹了口气:“你不知道,我们本来没资格见习的,托了王朝初建的福才有了机会。可谁知道这样的好事什么时候会停止,年年都有传说要恢复旧制,每听到一次我们就害怕许久。这样的情景,自然是越早结习越好,正式授了阶就什么都不怕了。”
韩梅又问要是真的停了怎么办,两姊妹撇撇嘴:“还能怎么办,到军中当个小卒,一刀一枪争个功名出来呗。”
韩梅眨眨眼睛忽然叫了一声:“哎呀,那我阿爹他们那种是不是也很快就会没有的。”
“那只是官府临时用人,更长不了,反正,等不到你成年。倘若运气好,赶在停止之前得个位阶,哪怕十阶,就算踏进这个门槛了。”
“阿梅你是读书人,倘若能进官学,成绩出色的便能被举荐入仕。”
做妹妹的冷笑一声:“说是这么说,不过寒门子弟有几个能以才获选。倒还不如我们,只要有战事,就有发迹的希望。”
韩梅点点头,心想:“还好阿兄也是走武途的。”
韩琳在年后被调到集庆,还派了个市场上巡察管事的小差事。她自觉幸运,其实乃石两个原因,一个自是她自己能干,诗书礼乐无一不通,在扶风放哪里都是引人注目的了;其次其实是管理他们这些临时征召人员的发现她这一家子与西营大将军长捷交往甚密,有意识的优待了。紫媛听到消息欢喜地说:“哎呀呀,赶到你两位阿兄前头去了,真是了不起。”韩琳低头道:“不过因为是女儿身,得了便宜。”韩玖串门的时候将此事告诉了挽春,后者也惊喜交加,非要请大家好好吃顿饭来替韩琳庆祝。挽春此时已有了四个月身孕,她那夫婿欢喜得都忘了羞涩,不管她到哪里都要跟着,看着她的眼神还是初嫁时那般满是恋慕。紫苑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见挽春,自问起她家中生意的情况。得到的回答是:“还算好,终究是婆母当年打下了好底子,客人们还是相信我们家东西的品质。”她那夫婿笑道:“全赖娘子能干,当下生意越来越好了,就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帮手。”挽春解释说自家店里想要找几个年龄在十五六岁识文断字的女孩儿回来,在店里跟着各级掌柜做几年,等到能独挡一面了便可以把各地的分号重新开起来。挽春笑着说:“这丝绸,我听说是益郡、鸣凤一带的最好。天下太平了,我想过两年到内地去跑几趟,找到好的货源,现在的货实在是太贵了,赚不到多少。”她家的商号衰败主要是因为无人主事,去年挽春出了个主意,到陈泗来人里找曾在商行做过掌柜的,还真找到了两名,都是四十多岁的,正苦于自己是男儿在这里使不出劲,得到这个机会感恩戴德,两人一番努力下商行顿时欣欣向荣起来。但要说再在陈泗人里找“接班人”却不容易,从长久计,要培养的当然是女孩儿,可陈泗人中有几个女孩儿识文断字?偶然遇到那么一两个,都出自书本网、官宦家庭,宁可为奴不入商门。扶风本地最缺读书人,折腾了半年也只勉强挑了两个。
韩玖忽然道:“我到你们家做事吧。”
此言一出,惊了满座。
她缓缓道:“我想了很久了,如阿兄、阿姊那样,走仕途,我真没这个本事。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