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春风渡玉门(8 / 8)
子樱忽然道:“向集庆汇报说明不了什么,但要是向集庆以外的什么人汇报,这件事就有方向了。”
江漪点点头:“这会儿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后者,这样就快真相大白了。”
子樱笑了下:“属下觉得,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属下曾说过,沅红期不是个有心计的人。如果她参与了这么大一件事,我们在扈县期间,她做不到全无痕迹。更重要的是,她也绝不会再闹出升云草、瘟疫之类的事来引人注目。”
最初说话的那人道:“这两件事未必相关。瘟疫可能就是一个偶发事件,然后有人借此弄出升云草想让沅红期完蛋。”
“的确有这样的可能。可我总觉得,这两件事是相关的。”
一群人有的点头有的摇头,但都知道此时掌握的线索太少,争论毫无必要。
这时众人才真正明白江漪马不停蹄前往茹县的原因。秦州有边境的几地,州城太重要,不容易在那里动手脚。如果扈县这里没有问题,那么同为边关就成为了最有可能导入陈泗人并且招募为私兵的通道了。而且,正因为在秦州漫长的边境上,茹县最不重要,才更有动作的余地。茹县又与陈泗燕州接壤,那段险峻山岭大军队无法行进,三五成群的陆续翻越却是可以的。
江漪等人向茹县进发,沅红期派人将从陈泗人口中得到的“惊人消息”送往秦州州府的时候,另外一批人也在匆匆赶路。他们的行程是从承平向品州前进。
品州也是扶风下辖,和瑶州一样没有边境线,东接瑶州,西连秦州,南为集庆,北面是南断群山。虽然不是边关,但由于南断群山的影响,品州重峦叠嶂,可耕地极其稀少,从来都是扶风最贫困的一个州。当下整个国家都人口稀少,瑶州、集庆尚有大片耕地等着人去使用,品州的人就越发稀少,不少昔日的村落集镇已经是数十年无人居住。
西山景晴管理扶风以来致力于增加人口,例如在和芦裘等国谈判时候,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始终是——归还被掠夺的人口。不过即便有人口新增,也是优先填补瑶州、集庆这样更容易生存,也有更多产出的地方。品州永远是被忽略的,这一点从品州官员的品阶上都能看出。一般知州都在五阶正,大州可到四阶下,品州府却只有六阶正。
一踏入南断群山,每日便是永无止境的从河谷到山巅,山路不是太陡,大多地方可以骑马,但是没完没了的上下攀登,足以把行人折磨到抓狂。不过从景晴到随员都是久经军旅的人物,唯独不适应的只有韩庭秋,好在他心性坚韧,体质也不错总算能坚持的下来。
问书也跟着他们,景晴本来让他独自去集庆与燕飞团聚。他却道:“都好几年没见了,再晚上半个月一个月的也没什么。既然赶上了,我还是先尽七娘侍卫之责。”
几天下来韩庭秋感受到,与这些人相处时候的西山景晴比之在集庆时生动许多。她和随员们轻松的说话,毫无顾忌的相互玩笑揶揄,又能几乎在同一时间融出上下分明的气息。问书大约是看出他的心情,对他说:“我们在军中都这样。”顿了顿又道:“我经历过的几个军中都这样。”
问他经历过那些人的“军中”,回答说:“皇帝,还有安国公掌军之时都经历过,自然都是和七娘一起。”说到这里,看看一马当先的景晴,低声道:“七娘骨子里还是属于军旅。”
庭秋问过景晴到品州的原因,她的回答是:“扶风郡内只有品州我很少关注。”
他瞬间明了,然后提出了另外一个疑问:“你把我带来又是为了什么?”
她嫣然道:“自己想。”
庭秋暗地里翻了个白眼,心说高高在上的都督府的决策,我连个线索的边都摸不到,怎么想。过了许久才试探道:“有我这个陈泗人身份才容易去做的事?”
景晴点了点头。
他明了的同事忍不住叹了口气,心说这趟差事怕是有的罪受。又想到之前景晴说“我会助你在此建功立业”。其实这个“助”怕是谈不上,只能说“会给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至于这个机会能不能抓住,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都看他自己的本事,景晴压根不会去考虑。
他当然也不会有抱怨,男儿立业本来就该靠自己付出代价去赢得。另外,他在景晴对铭霞的态度里也明了了她的处世信念——她自己是从无尽绝望中挣扎出来的,也就只相信这种足以面对一切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