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永宁城(3 / 6)
还在族里找了个年长的侄女去集庆让碧黛也别折腾什么报仇的事了,快点回到京城来。这姑娘往集庆转了一圈就回来了,说碧黛现在很少在集庆,都在靠近品州的那个别业。她也去了,住了不到两天碧黛就找借口赶她,口上答应说还有些零碎事情,处理完了就回来,但她看那情景,碧黛一点没有回来的样子。几天后,羽轻又收到一封信,是之前她安排在碧黛身边的一个能干管家写来的,说碧黛这阵子总在别业,又不让他们这些老家人们去,最奇怪的是,她开始遣散身边的那些歌郎舞儿。
这一下,羽轻彻底吓着了。她连着去了几封信都石沉大海,这样的事她也不敢张扬。前阵子皇帝将她起复,她觉得机会难得,一时也不想折腾什么报仇出气了,反而害怕碧黛有什么节外生枝毁了自己这次的机会。她这么心情不定的很快影响了家人,她那亲家本来就对澄碧黛的行为充满怀疑,再看看她更坐实了自己的恐惧,于是就有了轮番去铭霞那里试探的事情。
羽轻大体的说了一遍,当然把那些“怂恿报仇”的内容都去了,自己的那些挣扎也去了。然后看着江漪问道:“巡察使也是刚刚从景晴那里回来的,碧黛……是不是真做了什么得罪西平侯的事情,又给她拿着证据了?”
江漪笑笑。
羽轻心里更慌了,咳嗽了一声又道:“这个,碧黛一个小孩子么,做事情没个轻重。那个,西平侯也不好相处啊,那不是,我听说巡察使在那里和她也有矛盾……”
江漪冷笑了一声,手指在案上轻轻敲打,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至少到我离开的时候,还没看到西平侯有对碧黛反感。”
“呃……”
“我倒是听说,品州那里的山中有人私打军械、私募兵马……”
江漪成功的吓唬了羽轻,从她那里得到的消息比预想的还多。到最后羽轻甚至扑通一下趴在地上求她救命,弄得江漪苦笑不得,心说自己明明没那么多折腾人的心眼啊,怎么说的好像自己下了个套等着澄家人钻一样。当时她安慰了羽轻几句,答应尽量帮她保全碧黛。当然也是有前提的,碧黛不能真做出超越王朝底线的事。她也劝羽轻再写一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信,同时派可靠的族人前去,让碧黛不管遇到什么,都要知道,弃暗投明永远不嫌晚,一条道走到黑,她这样弃子只会第一个被抓出来掉脑袋还祸及家人。羽轻连着点头外加千恩万谢的,江漪忽然觉得这个皇亲国戚好像也没以前以为的那么讨厌。
从琴侯府出来,江漪立刻去了皇宫求见凤楚。凤楚这阵子为几件事烦恼,或者说整个朝廷都在烦恼——一桩是两江郡的苏台祭,另一桩则是要不要收复凌霜。
两江郡是文成大乱的起火点,苏长绮带领两江郡百姓在江边一处土台揭竿而起,对抗文成末年残暴腐朽的统治。她在安靖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君王贵胄皆凡人”的,这句话彻彻底底终结了君权神授的时代,也终结了神官们的无上荣光。苏长绮最终战败被杀,她被处决的地方就是昔日揭竿而起的土台下,且被焚烧骨灰抛江。苏长绮去世后不久,她的那些侥幸逃过追捕的部署们在土台上摆放石块以为祭奠,后来,两江郡的百姓们也加入悼念的行列。经年累月,积石成墓。此后的两百余年乱世中,两江郡跟换了一个又一个霸主,然后问题就来了——对新君王来说,苏长绮就是乱臣贼子,哪怕她们自己最初也受其精神感染,立国之后也对此深恶痛绝。自从苏长绮起义后,两百多年间,两江郡起事多达四十次,基本5、6年必有一回。历代统治两江郡的政权都禁止百姓祭祀苏长绮,那座土台上的建筑也被推倒,但永远禁不住当地人对苏长绮的怀念,一次次重新堆石,而两江郡的很多人家甚至在自己女儿服礼的那一天,先拜土台后上神宫。莲峰出任两江郡郡守后正好遇到一年一度苏台祭,前一任诸侯对此类祭祀采用残酷镇压,百姓们好几年都只能偷偷摸摸的在家里上一支香,朝着苏台方向丢一把土。这一次换了新君,大家也不知道清渺对此的态度,于是两江郡百姓自发的举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苏台祭。这阵仗实在太大了,莲锋想要装不知道都不能。其实莲锋自己也是受苏长绮感召的,但身为官员,治下百姓拜一个叛乱分子总不是好事,但要强力制止呢,她总觉得这和之前那个混账领主好像一个标准了。于是,无比困扰的莲锋一道折子到了朝廷,请示这件事该如何办。这件事从年前吵到年后也没得出个结论,说可以的有,说绝对不允许的也有,还有不少人提议最好是装聋作哑,不提倡不制止,说不定十来年后也就淡了。
相比较苏台祭,凌霜的争论才真正让凤楚烦恼。凤楚已经开始准备收复凌霜,本来以为能赢的一片赞美,结果发现朝廷中居然一片反对之声。究其原因,第一其实是被北方那些蛮族打怕了,这一点可以理解,安靖兵马以女子为主,拼力量根本不是对方的对手,同时北方骑兵速度快,战马优秀,这些也是安靖的弱点。而且,上一次把北方蛮族压着打、追着砍的时代,好像已经过去四百多年了……第二么,很多官员都认为“凌霜没用”。凌霜素来以寒天冻地出名,没多少地方能产粮食,百姓大多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