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何人卷珠帘(2 / 7)
“事情已经过去了,也就是她一家之言……”
“这是大事,而且……也未必就过去了。”
明楚咪了下眼睛:“该不会和州府衙役四出有关?”
燕飞笑笑并不答话。
明楚忽然叹了口气:“西营和北营的两位忽然都跑去巡查边关……该不会,又要打仗了吧?”
“陈泗分裂、芦裘无力,还有什么仗打?这不是关市都开了么!”
她哼了一声:“不问了。”
“该你知道的时候,大都督自然会吩咐。”
“这不是看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只有东营除了常规操练再无他事,实在是过意不去么。”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大都督将扶风内部的安宁都交给了你们东营,这还不够?”
明楚又咪起了眼睛,过了许久哈哈一笑:“多谢乡师提点。”
家宴后,燕飞、明楚两个把那位军中神医对扶风疫病的见解说了一遍。明楚还把那郎中也带来了。景晴和她谈了一下,这才发现这位郎中对医术的兴趣已经到了癫狂的地步,一个已经结束的疫情,她就为了好奇,足迹踏遍扶风各地,尤其是最初发病的几个地方,据说她跑去村落一家家走访。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也被人怀疑追打过,最后明楚派了几个士兵拿着东营的令牌到各处官府打招呼,让当地官员安排衙役陪着她走访,这才没事。凭着这份执着,这位医官对前一年将扶风闹腾的一刻不安的疫病的分析倒是比真正参与其中的本地大夫还清晰,而且有作为旁观者的冷静。她说瘟疫的源头,也就是发生在彤县的从陈泗难民那里开始的疫病并不奇怪。她亲自去了难民聚集的那个大宅子,也就是后来改为“村庙”,而在庭秋等人分析中认为是轻云宫旧址的地方。她说当地的地形特殊,是在山坡的凹陷处,而取水的水潭则是周边几条小溪汇合而成。这几条小溪的上游都是规模不小的村落,而在这个水潭汇聚后则转为地下河,最后流到哪里她也看不出来。而其中一条溪流经过的区域生长一种罕见的植物,这植物的花成熟的时候会散发出带有浓烈毒性的香气以及同样有毒性的花粉,与水汽结合就形成毒雾。她在山里找到一个谷底有大量误食毒果后死去的小动物,溪水就在这样的地方流淌而过,然后汇入那个取水潭。食用那个水潭里的水如果煮的不透,或者用这个水梳洗,很容易得病。当年在这里的神宫恐怕就不断发生疫病又找不到理由,最后只能废弃了另选他处。这件事在当时一定非常有名,所以此后很长时间也没有人去那里居住。周围的村落里也有类似于“某地有瘟神,不能住人”的传说代代流传。陈泗人不知道这些事,选了那里落脚,所以引发了第一场席卷彤县的瘟疫。
景晴连连点头,这和她想的差不多,所以第一次疫情发生的时候,扶风官员并不恐慌,各地根据惯例防疫即可。
那位医官又说她和后来出现诡异行为的很多病人谈过,他们绝大多数都使用过官府发放的去除虫类的薰药,发病的时候,除了他们本人行为乖张外,家中往往还有人出现奇怪的感受。比如说眩晕,飘飘然,困倦等等。
景晴脱口道:“这是升云草的作用!”
“但是一些癫狂的最可怕的,也就是出来砍人、咬人的,他们的邻居却反映这些人并没有去领用薰药。此外,还有一些根本不是当地人。”
“各地官府只会对有居所的人家分发薰药,客栈之类的地方并不会分发,如果是旅人,除非自己去药堂配药……”
那郎中双手一摊:“所以,再下的结论就是——装神弄鬼而已!”
景晴叹了口气:“我明白了。一些装神弄鬼的,一些被升云草影响的。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席卷扶风各地的恐怖‘瘟疫’。”
“再下是这么认为的。另外,不管是谁在装神弄鬼,这人可真舍得下本钱。升云草虽然在扶风有产,可也不是漫山遍野都有的东西,要弄到中州去,能卖不少钱,就这么混在草药里送出去了……”
景晴又和她说了几句闲话,然后话题一转到了轻云宫。那人沉默了一会儿,重重叹一口气:“战乱侵扰、世事多变,轻云宫已经不是昔日的药神本殿,医家巅峰了。”顿了下,又叹了口气:“世人对轻云宫期待过深,反而让她无力恢复。”
“为何出此感慨?”
“轻云宫立足于彤县,当地是瘟疫之始。只要是有足够经验的郎中,都不难找到渊源。而装神弄鬼的行为,以及升云草的影响,接触过相应药理的,都应该想到。轻云宫却毫无决议,司正还如乡野愚夫一般跟着说什么‘触怒神灵,天谴而已’,简直是……”她摇摇头:“见面不如闻名!”
待到送走这位郎中,景晴坐在那里想了许久,末了笑了笑叫来文书官开始口授政令。当晚,景晴彻夜未眠,第二天早上叫来司约秋笙,对她说:“回一趟永宁城探探亲怎么样?”
四月下旬,扶风迎来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改变。这一日本来是休沐日,景晴刚刚起身就听到汇报说北营大将军璃琅已经等候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