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阶(1 / 7)
清渺王朝的早朝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严肃紧张,相反,透着一种平民百姓无法想象的市井烟火气。尤其是大朝的时候,由于朝会开始得早,上到皇帝下到朝臣都是空着肚子进入大殿的。而朝会也从来没有发生过话本里那种“无事卷帘退朝”的好事,一个庞大的国家,每天都在发生需要皇帝决断的大事,也每天都有必须拿到朝会上探讨的难事。于是朝会上看到的并不是一班大臣们战战兢兢的恭立,而是按照等级的跪坐,一般朝会开了一阵子,端正的跪坐也会变成不那么端正的盘腿而坐。而大殿的一边,宫人在那里煮高汤面鱼儿,还烘烤着香喷喷的芝麻饼。官员们可以叫来侍立一边的宫侍,点上和自己口味的早餐,一手芝麻饼,一手热汤面的听同僚的认真汇报,或者唇枪舌战。就连皇帝也是半靠着腰垫吃吃喝喝,吃到满意的还会来一句例如“今天的包子很好吃,各位爱卿都来一个”这样的话。
这一天一大早阳光就火辣辣的,即便大殿的边上都放上了大桶的冰块,官员们依然个个满头大汗。馄饨、面鱼儿这样的热汤食是吃不下去了,幸好内侍们很有眼力的准备了冰镇的凉茶。凤楚含笑说这是宫里新制的,各位爱卿品品如何?臣子们自然是一片称赞,就连江漪都说了句“风味独特”。凤楚笑吟吟的说:“这是西平侯前两天送来的方子制的凉茶,各位卿家遇到她时莫忘了道一声谢啊。”
原本热闹的朝堂忽然安静了一下。
只有江漪依然笑吟吟的和旁边的少司寇说:“我才从她那里回来怎么不知道有这样的好东西,景晴藏私!”少司寇笑着说:“少司马去的那阵子天寒地冻的,让西平侯端冰镇凉茶给你喝么?”凤楚在凰座上目光扫了一圈,扫到咬耳朵的这两个人身上还停了一下,随后道:“凉茶也喝过了,各位爱卿觉得凉快点了没?凉快点了,就继续谈正事,还有谁要启奏的?”话音未落,天官少宰举了下笏板。
少司寇朝江漪看看,低声道:“来了,来了。”
江漪掩唇笑。
凰座上凤楚丢了白眼过去,意思是:“好好上朝,别嘀嘀咕咕的了。”
少宰说得果然是要让所有人都屏息听得事,益州郡守、定侯荷映兰向天官上书,自承前段时间受到部下等人蛊惑,与芦裘勾结,意图谋逆。幸好到了最后一刻,她迷途知返,并为举事,当下已经自我禁闭在家,等候皇帝惩处。
一时间朝堂上一片寂静。
过了许久,才有一人道:“既然迷途知返,为何不自缚上京?”
众人望过去,见说话的是地官中的一名四品官员,同样来自益郡。凤楚看了她一眼,缓缓道:“平卿说得有道理。”
少宰又道:“荷映兰上书中也说了,她本是受了旁人蛊惑,当下她自己清醒了,可难保部属中还有一门心思想要荣华富贵,不惜铤而走险的。所以她留在益郡,以防事变。”
凤楚看了一眼大宰。后者只能举了下笏板道:“臣以为,荷映兰这个解释还是说得过去的。不过,谋逆乃是大罪,臣等立刻安排人员接任益州郡守,并派将军接手军务。”
凤楚点点头,等着听她继续说,然而这么句话说完大宰又往下一缩——没了。
江漪有点听不下去,正要开口,却听后面一人道:“荷映兰此举分明还是用兵自重,要挟朝廷。臣以为,应该立刻在丹霞、孟郡等地安排军队,以防益郡再变。然后,将荷映兰押解至京由秋官审理,以正法典。”江漪回头看了一眼,见说话人乃是秋官司刑,此人也是刚到而立的青年才俊。
大宰被当面呛了一句,确实毫无反应。天官里有几个人露出不豫之色,却也没有任何一人跳出来反驳。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位司刑人虽年轻,但来头不小——前任和亲王的儿媳。这个宗室姻亲中唯一出身平民的女子是凤楚亲自为那位十五弟挑选的。前任和亲王在凤楚统一天下的大业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病逝,留下两子一女,长子已婚,女儿尚幼,次子刚刚服礼。所以当凤楚将一个出身平民的举孝廉配给那位二王子的时候,宗室一片哗然,不少人猜测前任和亲王是不是得罪过凤楚,才让孤儿遭此轻慢。不过两人成亲后感情甚好,这位王妃自己也争气,无论是才学德行都堪称上品,自春官七阶到秋官四阶也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她的小姑,也就是前任和亲王唯一的女儿,则曾一派天真烂漫的对人说:“阿嫂啊——那是阿兄自己看中的人!”
大宰不出声,朝堂上又安静了一会儿。凤楚慢吞吞的吃了半块米糕,擦了手,又喝了半杯凉茶,这才道:“月卿所言极是,大司马和大司寇商议一下,明天上道折子让朕看看。”
夏、秋两官的官长躬身领命。大司马又道:“前些日子西面不断传来不安定的信息,朝中多议论乃是西平侯不稳。当下忠奸已辩,臣以为,应该慰抚一下西平侯。”
话音未落,少宰又道:“西平侯虽然没有叛逆之心,但她的亲信部下牵扯其中。臣以为,她也当负管教不严之责,功过相抵,不问罪便是皇帝恩德。慰抚,我看是用不着的。”
凤楚端起凉茶慢慢喝着,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