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章 家园(3 / 6)
容忍的。
当然,充满八卦心的人多少也有那么点遗憾——这群可怜的外国人看上去一点也不奇异,相反,韩家的女人端庄秀美,男儿英姿俊朗,用安靖人的审美来看,也都是出类拔萃的相貌。礼仪上虽然女子含蓄,男子大方了点,整体依然可以说“进退有度,举止优雅”。也许是看到有那么几个女官“失望”的表情太明显,楼月霜找了几个会白了她们一眼说:“我们那位景郡王的眼光你们还不知道么?细细品,有哪个不是一等一的好人才。”
凤楚对景晴的往事没有太大兴趣,两人相伴的那些年早就把各种细节都说了一遍。特别是战阵之时,围城之夜,无事可做,不就是拿着各自年少时的故事消磨时间么。她知道景晴的性格,对旧情这种东西在一个微妙的念与不念之间——韩家和她渊源颇深,但如果没有能入她眼的好处,她最多送钱送物,莫说往来交好,人都不会见。
韩家人给她的第一印象很不错,凤楚在品评人物上的眼光和景晴相差不大——有见识、知礼仪、不卑不亢。她尤其喜欢韩芝——清秀优美,书香气自然流露的少年人——在他行礼后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阵,直到景晴拉拉她的袖子,在她耳边道:“那孩子还没服礼”,这才笑笑低声道:“欣赏一下罢了。”景晴忍不住想,照着韩芝的气质,若是站在这里的是十余年前的韩庭幕,是不是就要收入后宫了?
凤楚感兴趣的是这个陈泗名门之家对她所建立的清渺的评价,面对询问,韩庭秋平静的回答:“平心而论,胜陈泗许多。”
凤楚扑哧一下,对景晴道:“你家的郎君嘴够甜啊。”
庭秋又道:“对男子来说,安靖的确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可对百姓来说,清渺是胜过陈泗许多的王朝。”接下来的一点时间,他娓娓而谈,从他所看到的民众的精神状态,一直到清渺的法制、吏治。这个王朝自上而下的努力走向繁盛,百姓们相信公理与正义,也相信能在王朝统治下平稳度日。少年人拥有的不再是乱世枭雄的野心,而是希望在日渐太平的岁月里通过努力换来家庭的衣食无忧,或者自己的飞黄腾达。
能从这样一个一看就明理的“外来者”口中听到对自己治世的赞美,凤楚自然是高兴的,但是她还是问了这样一句话“有何不妥之处,朕也想听听。”
庭秋说他们能看到的地步,还没有这个能力去品评王朝施政的“不妥”,只是觉得,百姓们有点着急了——随着乱世的结束,铁一般的尊卑秩序正在飞快的形成,平民们通过自己努力去飞黄腾达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自嘲般笑了下说其实陈泗也是如此,只是之前并没有觉得这种铁一般的秩序有何不妥。到了清渺,一切从新开始,看着孩子们的时候为他们着急起来,生怕他们尚未长大,进取之门就被关闭了。说这话的时候,韩梅一直在点头点头,让凤楚都多看她两眼笑了下。
待到庭秋说完,凤楚嫣然道:“有景晴在,孩子们的前程有什么好担心的?”顿了顿又道:“阿景在朕身边十年,从没为自己的家人亲眷求过朕,这一次为你破了例。”
庭秋不知道说什么好。
凤楚看了眼景晴,目光又从韩家众人身上扫过,缓缓道:“朕答应景晴的请求,朕也想想看看,远道而来的男人们能在我们清渺走多远。”
庭秋心想“还真是充满默契的好君臣,景晴的想法其实和她一模一样,与情深爱意沾不上半点关系。”
这种辛苦的谈话幸好没有维持太久,韩家人都知道自己有幸“面君”就是来给宫中人当稀奇物品观看的。凤楚还“体贴”的将这次召见放在皇后宫中,往好听了说是“家宴”,换个想法就是让后妃能都能找个乐子。
韩家人也因此看到了不少“传说中”的人物,比如赫赫有名的彤贵妃。莫说紫媛、韩玖小心的看一眼就心中一跳,暗想“哎呀,世上怎能有这般美貌的男子”,就连小小年纪的韩梅都看呆了。同时,他们也被凤楚后宫的“轻松随意”风格惊呆了。皇后见外臣不用隔帘幕,彤贵妃还能和景晴谈笑几句。在陈泗,莫说皇宫,就是他们这样的人家,女眷也不能如此轻松的和夫婿的朋友说话啊!凤楚大概觉得他们这家人着实“好玩”,大有留两天让我继续玩的味道。倒是傍晚时分,景晴出面阻拦了,笑着说他们外乡人撑了一天没有失礼已经很不容易了,让他们早早退下吧。布衣之家,没有宿在宫中的福分的。
凤楚还有些意犹未尽,最后还是留下了韩玖、韩梅——两人都没有服礼,不需要受太多礼仪的约束。韩玖听到,顿时吓得脸色都变了,韩梅只看了铭霞一眼,见后者含笑点点头,顿时就又甜甜美美落落大方起来。
数日后,凤楚破天荒的为一个平民下了道口谕——韩庭秋正式入仕,位在八阶下。这一年夏日,他跟随大军北上。经过六个月艰苦卓绝的战斗,到了清渺六年二月,大军攻克虎头关。三月,攻克郡治平城。在平城,庭秋和景晴再度分别,他留在郡治,此后数年任职于州府。从八阶下到七阶正,韩庭秋在凌霜度过四年光阴,他几乎参加了凌霜平定初期所有政策的建立。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