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丧事(3 / 4)
边聊,已走出了十里。翻过一个山坡,应九天道:“你可知司徒江到哪去?”
李有财道:“晚辈不知。”
“那你此刻又要去何处?”
李有财挠了挠头,道:“先找位农户问问路。”
应九天道:“原来你连路都不认识。”
李有财笑道:“前辈莫忘了,我是被人挟着来的。躺在马背上,那滋味可真不好受。”
应九天悔道:“既然如此,那真是要成了无头苍蝇。只恨方才未食点菜品,此刻我已有些饿了,只怕肚子也要叫唤。”
“前辈你瞧,前头不正是一家农户吗。”李有财手指前方,一间茅草为顶,砖石为墙,篱笆围园的农房。房外的的园子内,有几只鸡正在四处觅食,此外还有一头挂着绳的大牛,扑在地上打盹。
两人走进园内,轻声在门上敲了几声。
过了半响,门方开了,开门的是位老妇人。却见她穿戴丧服,头上绑了一块白方巾,显是家里没了人,正在办丧事。
老妇人泪目悬挂,脸色惨白。身子又颤颤巍巍,一阵风好似也能吹倒。这下,李有财与应九天倒失了礼数。
李有财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应九天抢过来道:“打扰老妪,我两人云游此地迷了路,想上门问路,不想老人家家中有事,实在是抱歉的很。弟子这就离开。”
应九天拉过李有财就要走。
老妪突然叫住了两人:“等等,等等。”他的声音有气无力,如风中残烛。听着嘶哑难受。
应九天转过身拜道:“老人家有何吩咐。”
老妪道:“两位可是走江湖的,老身还求两位帮我一个忙?”
应九天答道:“我两人混迹江湖,只是本事不大,没有名堂。有何吩咐,自当尽力。”
老妪听闻后有些兴奋,说道:“太好了,太好了。还请你们座上来说。”
这番无法推脱,两人只能跟着老妪进了屋。
屋内很小,但盛放了很多的杂物。杂物几乎堆满窗头。进门的正手是一张小方桌,桌下四张长条板凳。门的右手边,盛放着几块木板,木板上还躺着一个人。
一个死去的老人。
老人的身上,穿着打着补丁的破衣裳,双眼紧闭,嘴里塞了一个香块。可以看出,老人的脸上有被伤过的痕迹。
平常的农户没钱买棺材,所以只能将老人放在木板上。守完三天的夜,再下土为安。
老妪让应九天与李有财坐在板凳上,从伙房内取出两盘冷菜。一盘碎豆腐,一盘冷菜根,这两盘菜显然已放了很久。
老妪道:“你们定也饿了,我再去打些米饭来。”老妪捧了一小盆白米饭出来,给两人添到碗里。添完饭,又下了厨子,拌了了一个萝卜菜式,少了一小碗酱肉,端上桌来。
李有财奇道:“本来在下也不该多言,可老人家如何知道我们腹中饥饿。”
老妪道:“如今走江湖的人,连我们这些农户瞧都瞧不上一眼,两位不是饿了,来我这破房子做何事。”
应九天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不客气了。”也不多问,应九天随即拿起木筷,大口吃了起来。
李有财瞧着应九天动筷,心中却想:老妪是否会在饭菜里下了毒。老妪会不会是梅娘的人手?
老妪看李有财未动碗筷,说:“饭菜较差,两位不嫌弃,就多吃些,饭吃完了也不妨。”
应九天很快就将碗里的米饭吃的干净,说:“你倒是快吃,哪这么嫌弃。”说完给李有财使了一个眼色。
李有财会意,端起米饭吃了起来。饭菜虽糙,但不知为何,嚼在口中却如同珍馐美食一般可口。
其实,天底下有许多老妇人。她们掌勺了一辈子,烧菜的功底具不比那些名家大厨要差。眼前的这位老妪也是,虽只烧了些素菜萝卜,却也能做出上好的美味。
等李有财将碗里的米饭吃干净,应九天才道:“老人家,有什么难过,好与我们出来。”
老妪道:“你们也看到,躺在那儿的是我老头子。老头子、老头子……”说着说着,却哭了起来,眼泪泉涌,低鸣哀嚎,痛心疾首。真是听者伤心,闻者流泪。
过了半响,老妪才缓过来,接着道:“前些日子,我受凉,患了风寒。老头子为我去前村讨药。哪知竟被人毒打了一顿,当晚回家就说疼的厉害,第二日便一命呜呼了。”说完又大哭起来。
应九天安慰道:“老人家,节哀顺变。”将手放在老妪后背,轻轻拍打。
老妪哭啼着说:“我与老头子曾也走于江湖,四十多年前我两私定终身,逃出师门……”
跟着老妪将自己夫妇两的往事一一倾诉而出,说完已没了气力,不停的抽泣。
原来老妪名叫韩倩,老人名叫黄然。原来他们夫妇也曾是武林中人,老妪韩倩竟还是凝华派掌教座下弟子。凝华派是武林中仅次于峨眉的女性门派,因其门下正手弟子全为女弟子,且不避俗。故而许多人都望与凝华派的女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