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江边渔村(2 / 5)
里烛光透亮,一张桌上点了五盏蜡烛,好像早知有客要来一般。桌上的菜式也不少,七盘菜皆是江河鲜味,有清蒸有红烧,每一盘河鲜都叫人垂涎欲滴。
李有财的哈喇子简直快流到地上了。
老太也笑了,笑的更开心。
桌旁还坐着两人,两个看起来年过四旬的壮汉。他们身上虽然穿着厚厚的棉衣,却也能隐隐瞧出衣衫下健硕的身材。
老太笑着给李有财作介绍:“他们是我的两个儿子,你可别被他们吓着了。”一边说,一边拉着李有财在桌旁坐下。
李有财笑着对三人自我介绍一番,那两位壮汉也是含笑打点,举起酒杯要与李有财共饮。
李有财再三推阻,却坳不过这两位热情的渔夫,终于也是一杯酒水下肚。
看着李有财喝下这杯酒水,两位渔夫几乎要乐开了花,他们自己也顾不上喝,抢着要给李有财倒酒。
这儿的人好热情。
李有财的头已经开始发晕了,他酒虽然喝得不多,但几杯下肚还不至于醉。可今天的酒,劲道好像特别强,只觉眼前迷迷糊糊,两位渔夫忽而变成四个,又忽而变成六个。甚至连老太小小的身影也看不见。
终于,李有财的头靠到了桌上。
两位渔夫那和蔼的笑容也忽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兴奋与阴险狡诈的笑容。
他们一左一右,架起李有财的身子,将他装进一个麻袋之中。
老太则不知什么时候出了门去,这会儿刚从门外跑进,看她灵活的步伐,很难将她与方才步履蹒跚的老人联想到一起。
“快!把他带去主子那儿。”
两个壮汉一点头,背起麻袋就跑。
他们的步伐很稳健,很快,一看就是练家子。
“主子”所在的地方也不远,那儿是一个小山洞。山洞开在一个隆起的小土坡前,洞口很小,壮汉背着麻袋,要矮身才能进去。
里头也不大,一条小路很快就走到底。
洞底有一块石像。刻画的是一位人头鱼身的河神。这样的河神像在许多村子中都能见到,村名们对河神祈福,保佑家中男人出船安全,渔业丰收。
石像前坐着二十余人,这些人背靠着背,每个人身上都被绑上了麻绳,拥挤在狭小的通道内。他们双眼紧闭,表情痛苦。只有一位小女孩,惊惶的睁着双眼,眼前尽是血丝,目不转睛的盯着石像。
盯着石像的面部。
这位无所不能的大河神,似乎已经不再保佑他们。
他们身前还有四个人。
这四个人围坐在一张矮桌前,桌上点了一盏昏暗的蜡烛,整个洞内都是被这盏蜡烛点亮的。
酒是这么的浓,肉是这么的香。
酒是最好的女儿红,肉是上好的牛肉。
就连背着李有财进来的两个壮汉,也不禁咽了口口水。
其中一个大汉放下麻袋,恭敬道:“主子,你吩咐的人带到了。”
正对着坐的一个中年人点了点头,道:“打开袋子来瞧瞧。”
两个大汉解开了麻袋,见李有财仍在昏睡。
中年人盯着李有财的面目瞧了一会,忽然哈哈大笑,对着身旁三人道:“你们还说这小子机灵,我却一点也看不出。”
身旁一年轻的白袍客笑道:“看来这小子也不过徒有虚表,一些手段就上钩。”
另一穿红袍的大汉夹起一块牛肉往嘴里放,一边嚼一边对白袍客道:“你也别笑,你我不还栽在他手里过。”
白袍客霍然站起,怒道:“这小子阴险,耍的暗器,要不以我的剑术怎会输他。”
红袍大汉冷笑一声也不答话。
桌上背靠着洞口的瘦汉子突然哈哈大笑,道:“这小子再厉害也想不到,我们从他离开十里亭就盯上他了。他死也想不到,我在江口等了一天一夜就是等他上钩。”
中年人吩咐进来的两个大汉:“取绳子来,将他绑住。再提一同江水来。”寒冬的江水,淋到身上,那滋味肯定不好受。
两个大汉道:“是。”两人刚要出去取粗绳,一个声音缓缓传入他们的耳朵。
“不用麻烦了。”
这是李有财的声音。
坐在桌上几人猛地站起,惊疑的瞧着李有财。
原来他没被药迷晕。
这可是最厉害的蒙汗药,一小杯下肚足以大睡一宿,他怎会这时就醒来。
那两个大汉更是吓了一大跳,身子同时一缩,往后撤了一步。
李有财缓缓站起,看起来懒洋洋的。他瞧了瞧中年人,又看了一眼面前三人,笑着对那背靠洞口的汉子道:“船夫,我还没谢谢你载我来呢。”
那“船夫”干笑一声,转过了头,喝下一口烈酒。
他就是今早载李有财的渔船船主!这时候被李有财认出,只觉的内心发寒,冷汗直流。
船夫突然又转回了头,带着喝问的口吻,道:“你早知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