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1 / 2)
如果来年正月里张林青不办婚礼,让方建国只管来找自己,这事自己来解决。
今天上门说亲,也没想到就这么把人领回来了,特殊情况只能特殊办了,既然你大伯他们把方美琴赶出来,那就先办结婚证,这样别人也说不了口舌。
方建国一想,表姑说的也对,这事还真不能赖人家。人家是诚心诚意上门求亲的。要怪也就怪自己大伯一家,太不近人情了,做事太绝。
再说这门亲这毕竟是自家表姑姑保的;有一层亲戚,也不可能坑他们兄妹,微微地放下心来。
按张林青原先的想法就是这次回来先定亲,等年底自己放假了,再回来办婚礼。
至于说婆婆的问题,张林青很直接的告诉方美琴兄妹,别担心这个问题,以后除了回乡过年时候,其他时候不会住在一起的。
方建国也从妹夫的话里听到另一层意思,这门亲事肯定没经过亲家大妈的同意。
方建国不禁为妹妹将来的日子着急了,转念一下,妹夫说他们以后在魔都生活,也就稍微放下心来。
张林青再三向方建国兄妹表示说自己回乡结婚,老爹是知道的;爹爹明确说过,只要是张林青愿意的,他都接受。
至于自己妈妈的话,更不必担心了。你以后是跟我过日子,不是跟婆婆过。
方美琴虽然还有很多疑惑,但是看到张林青不像油嘴滑舌之人,也不是轻浮之人。
再加上人家家里生活条件这么好,自己是个什么都没有的孤女,又有什么可骗的呢。
说实话,方美琴真是个傻大胆,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这个地方还没有人口买卖的事,大家也都微微放下心来。
90年代后,村里的光棍娶不到老婆,就有人把把四川、云南那些地方姑娘拐到他们这里来,卖给那些光棍。
张林青看大家聊的都有些口渴了,让小妹去厨房给大家泡了茶水端出来。
他回房间拿出自己从魔都带回来的点心招待他们。张林青摆了4种魔都的蛋糕、饼干、大白兔奶糖还有金枣;都是老家不常见的又比较贵的点心。
方美琴除了金枣,其他都不认识更别提吃过了,所以显得有点拘谨。
张林青拜托华女姐姐又去请了二妈过来掌厨,拿着早上去供销社买的菜去厨房张罗晚饭。
方美琴喝了杯水后,看到张林青进厨房,连忙进去把他换了出来。
华女把她两都推出来,说是哪能让新婚夫妇第一天就自己做饭的。
今天自己借花献佛,让方美琴兄妹尝尝表姑姑的手艺。
张林青也没和她推辞,拉着方美琴直接去堂屋陪方建国说话去了。
方美琴和张林青虽然还没办理结婚关系,但是进了张家门就得把自己当张家媳妇的看待。
按妈妈说法也是夫妻了。怎么能自己坐着让客人来做饭呢。
华女做饭时,大哥和张林青聊天不注意,起身留到厨房去了。
华女看她进来,也为了提点她;跟她说了张家的家务事。
让她遇事别自己强出头,别逞强,要多跟张林青商量。
跟公婆相处一定要以张林青为主,最后还说了句,孩子你的好日子在后头呢,要惜福。
方美琴倒是趁机打听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看到婆婆。
华女看了看堂屋,小声的告诉她,今天去提亲是张林青张罗的,你婆婆根本就不知道。
方美琴听了很是担心,她担心婆婆回来后,会把她赶走,那样的话,她就真正无处可去了。
华女也看着这个表侄女的担心了,安慰她道,别怕,你婆婆做不了张林青的主,你就放心吧。
其实这门亲,是张林青主动提出来的,是他看上你的,你呀就把心放肚子了吧。
听了表姑的话,方美琴的心才稍微定下来,没看到婆婆,她的这个心是没办法落到实处去的。
华女也看出方美琴的担心和害怕,她就出去了下,把张林青换了进来,让张林青安慰方美琴。
看了看时间大概四点半的时候,方美琴和华女张罗了四菜一汤招待方建国。
送走大舅子,张林青让小妹陪着方美琴,自己骑车把华女姐和二妈送回家。
包了20块钱的谢媒钱给华女,又拿了几包点心让她带回去给侄子侄女们。
华女本不想收的;但张林青很坚持,说尤其是这谢媒钱一定要收,华女想想说的也对,这是喜钱,也就没再坚持拒绝。
张林青把自行车送回村里,给了包糖和点心给村支书,说是自己结婚了,分给他的喜糖就回家了。
回家后,张林青发现家里气氛有些怪怪的,他看方美琴一脸怯怯站在屋里,小妹也是一脸怕怕的表情陪着。
刚打算问点什么,看到自己妈妈从房间里走出来一脸铁青的问他,你真是大了,真是什么都自己的做主了啊?
连结婚这件事都自己拿主意,不等我去相看;人都娶回来了,哪有人第一天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