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2 / 3)
了?”
赵珉章端过益章没有喝完的豆汁,一口一口地喝着,听李妈妈这样说,问道:“阿姨,咱们家是自己做月饼?”
李妈妈笑道:“是啊,今年咱家自己做,往年你叔叔要上班,忙着没时间,今年他退休闲下来了,就让你们好好尝尝你叔的手艺。不要老喝豆汁,来,配着焦圈吃。”
“叔叔也会做月饼啊?”益章问道。
“是啊,晓蔚她爸做月饼那手艺可是家传,可惜啊,晓蔚做饭不错,就是这个,却怎么也学不会。对了,珉章,我听晓蔚说你也会做月饼?”
赵益章吃饱了,放下碗筷,说道:“会一些,不过我们在家一般做的都是苏式的。”
“苏式的也不错啊,晓蔚就喜欢苏式的。”李爸爸拿着几块巴掌大小的木板走了进来,用毛巾擦着手笑道。
“模子要回来了?”晓蔚问道。
李妈妈从李爸爸月饼模子,对晓蔚絮叨着:“这老闫家也是的,借一个月饼模子从去年借到今年,要不是你爸爸今天想起来,我还以为给搞丢了呢。这可是你祖爷爷传下的东西,以后那可是要传给你的,今天用完后可要好好地收起来。以后谁来也不借,听到没?李建国?”
李爸爸连忙点头答应着。
吃完饭,赵珉章、益章和李爸爸在院子里的菜园子里翻整着,黄瓜蔓已经结不出好瓜了,被李爸爸拔了,准备种些萝卜、蒜苗,还有菠菜。赵珉章挽着裤腿,扛着锄头,正帮着李爸爸翻地着。
晓蔚和妈妈在厨房揉着面团,从窗户里看着老少三人齐齐挽着裤腿,赵珉章来的时候穿着皮鞋,怕弄脏,下地前,李妈妈找出了一双李爸爸以前穿的布鞋给他换上,农历八月,大中午的太阳还有些烈,李爸爸就给珉章和益章头上一人盖了一个草帽,晓蔚好笑地看着一向西装革履,衣着整齐的赵珉章这样一幅老农形象,他自己看起来还挺得意这一身打扮的,不时地扛着锄头,让益章为他和李爸爸拍照。
李妈妈也顺着晓蔚的视线看了过去,笑道:“这爷仨到是说说笑笑,那一块地都被他们平的能绣花了。我之前还担心你爸那人脾气太墨迹了,益章会不习惯呢,没想到倒处得挺好的。”
晓蔚手里揉着面,低头笑道:“我爸哪是墨迹啊!那是脾气温和,和谁都处得来。”
李妈妈伴着盆里的月饼馅,压低了声音问道:“闺女,我听说珉章家里爸爸去的早,家里就剩下奶奶和妈妈了,怎么不接到北京来住啊!把老人放在家里,多不放心!”
这个事情,珉章跟她说过,晓蔚用手使劲地压着盆里的面,说道:“他之前也提过,让奶奶和妈妈一起来北京住,但是俩人死活不愿意,说是祖坟老宅都在,不能离开老家,珉章也硬接过来过几次,不过没住上两天,奶奶就吵着要回去,最后没办法,只好雇了人,托老家的邻居亲戚照顾着。”
李妈妈叹气道:“哎,也是苦孩子啊!”
“恩,”晓蔚咬着唇应道。然后想起一件事来,说道:“妈,国庆我们宿舍的佳佳结婚,我得去一趟。然后就直接去珉章家了。”
李妈妈想了想,说道:“也是,也该回他们老家去见见家人了。到时走得时候提前给我们说一声啊,我和你爸备些礼物带回去,也是礼数。”
晓蔚点点头,答应着。
李妈妈停了一会,撞了撞晓蔚,小声问道:“人家于佳然都结婚了,那你俩事什么时候办啊?”
“妈!我俩又不急,怎么,你和我爸着急了?”晓蔚说道。
李妈妈看了看晓蔚手里的面团,说声好了,和晓蔚一起把面团从盆里倒出来,边忙活着便说道:“我着什么急啊,你年龄还小,还能再等几年?我是想着,珉章也三十好几了,别人家在他这个年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他家里肯定着急。”
晓蔚笑了,想了想说道:“我也不知道,看吧,现在我这边忙得都有时间,而且他说想要先装修下房子,等结婚后住,本来想着今年后半年装呢,但是我俩都要进组拍戏,只能往后拖拖,明年开春后再装吧。装好后,房子不是还得再晾一段时间嘛!到时再看。”
李妈妈一听他们有结婚的打算,也就放心了。
面已经起好了,看了看时间,对晓蔚说道:“叫你爸进来包月饼,地待会再种!”
晓蔚打开窗户,伸出头,叫到:“爸,珉章,待会再种地吧,面醒好了!”
李爸爸摇了摇手示意知道了,三人放下锄头,在台阶下跺跺脚上的泥,洗了洗手脸,换了鞋,进屋了。
“种完了吗?”晓蔚问道。
“恩,种完了。萝卜种子下了,菠菜也种好了,就是蒜种不够了,只能等下次再买些蒜了。”赵珉章接过晓蔚递过来的毛巾,颇为愉悦地说道。
看着赵珉章那副笑脸,晓蔚抿嘴一笑。
李爸爸擅长做广式月饼,晓蔚的祖奶奶奶是广州佛山人,做得一手好月饼,听晓蔚奶奶说,之前家里最困难那几年,每年八月十五,晓蔚的祖奶奶就自己做月饼拿出去卖,这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