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2 / 3)
娴姐姐说的,大房不也挺好的。我们府里只有个别人喜欢出幺蛾子,其他人都挺好的。”静姝说着。
二人心照不宣,静娴眨眼微笑道,“从前你不与我亲近,我只以为你是个笨的,如今看来,你变聪明了。”
“哎,从前我以为大姐姐是个文静的,没想到还是个会说笑的呢。”
二人相视一笑。
“对了,再过几天便是元宵节,我接到齐国公府的帖子,说是过了元宵节设赏梅宴,请我们一起去。”
静娴比静姝大两岁,过了年十四,正是说亲的年纪。照理,齐国公府这样的高门大户是不会邀请静娴姐妹两的,但姜老太君是县主娘娘的品级,姜正勋是正三品的太常寺卿,姜正明又是皇商,姜家还是在上升期的,而齐国公府隐隐在落寞,三代始降爵,等到现任的老国公退位后,就要变成侯府了。
这次赏花宴会,齐老太君实际是为了齐家的嫡长孙挑选娘子呢,因此大凡京中四品以上官员家的女儿都接到了邀请。
还记得前世,齐家长孙很是中意娴姐姐,奈何齐家觉得大伯父是皇商,这事没成。后来娴姐姐嫁到陈翰林家,这事被姜嫣然给捅出来,陈翰林家对娴姐姐就有了看法。
“想什么呢?”静娴打断静姝的回忆。
“哦,娴姐姐,就只有我两去吧,嫣然不会去吧。?”
“她都禁足了,怎么去,我们去的时候,正是她禁足的第十天。”
姜嫣然不去,就不会发现齐家大公子中意娴姐姐了,那就好。
“那就好。”这样想着,静姝就说了。
“你呀,表面上她还是你的妹妹,即使对你有歪心思,你也不能薄待她。我知道你落水的时候,她没马上救你,还在岸上看了一会,这样太过狠毒,可是我们毕竟都姓姜,只能为了姜家名声着想。”静娴拍拍静姝的手。
“娴姐姐,你怎么知道的?”
“我母亲毕竟是主持中馈的。总有耳报神。”
正说着,静娴的大丫头如画在帘外禀道,“大小姐,大太太打发人来说,大少爷差人送信回来了,还载了满满一车年货,让您回梧桐院,帮着看看。”
“大哥来信?太好了。二妹妹,我先回,明儿再来看你。”
“嗯,去吧,得了什么好东西,别忘记分我点。”静姝笑意盈盈。
“放心,少不了你的。”静娴优雅得转身出去。
很快便到了元宵节这天,姜家众人其乐融融聚在老太太的慈荣堂。
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聚在一起聊时政民生等话题。
女眷们则是坐在一起吃甜品果子,闲话家常。
“母亲,前几天,福哥从边关捎了一车年货回家,我特意挑了一件白狐大袄送给您,哦不对,不是我挑的,是福哥特意说了要给您的。”大伯母将狐裘大袄递给老太太。
福哥是大公子姜承祖的小名。
摸着上好的狐裘,老太太很是高兴,“这孩子,把好东西都弄回来给我们,他自己冻着怎么办?”
“无碍的,兵营里的男人不怕冻。”
“你这个做娘的倒是心狠。”老太太笑着说。
“福哥是个好孩子,还给我礼物了呢。”三太太姜王氏笑着说,一有好处,王氏就暂时忘记说酸话了。
“哦,你的是什么?”老太太笑问。
“呐,我的是狐裘围脖,围着又软实又暖和。”王氏笑意盈盈展示着。
“瞧三婶婶高兴的,好像我们都没有似的。”静姝娇嗔了一句。
众人笑了。
王氏捂着嘴巴,笑完道,“知道你们也有,都跟我一样,除了母亲的是个大袄,我们的都是围脖。但是在边关,这纯白色的狐狸可是很难猎到的,就算有也是进贡给宫里的,福哥想着我们大家,给我们送来了,我当然高兴。”
“祖母,您听听,三婶婶惦记您的新大袄呢。”静姝皱皱鼻子。
“我哪有。”王氏笑着说。
众人又是一起笑。
三个老爷看着女眷一处说笑,也是高兴。
二老爷姜正勋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些怅然。对这个弟弟,姜正明是很了解的,他拍拍姜正勋的肩膀,“二弟,大过节的,别惹母亲不高兴。二个月禁足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三老爷姜正楠笑着打趣,“二哥是习惯了红袖夜添香,这佳人一日不在眼前便想了。”
“行了,换个话题,小心母亲听见。”姜正明撇撇嘴。
等院里放了一小会烟花,众人便散了。
静姝回到房中,一番漱洗,正准备躺下,窗外又有动静。抬头只见凌无尘又翻窗进来,动作干净利落。
“帮我包扎一下伤口。不是原来的,是新伤口。”他神情严肃,身上有股寒气,这回他的大腿在不断流血。
静姝翻找出药箱子,小心撕开破布,轻轻擦拭血迹,又洒上药粉。
他痛得眉头皱紧,牙关紧咬。静姝想锦衣卫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