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定亲(2 / 2)
是最难的。关键就看这魏小姐自己怎么选了。”老太太叹口气,“尽人事,听天命吧。”
回府之后,姜老太太给自己的亲大哥安乐伯刘士良写了封信,让人趁天黑前赶忙送去。
说到安乐伯府,也是几十年前崛起的勋贵之家。虽是伯爵位,不如公爵位那么拉风,但有些公爵只能衍袭三代便降,而安乐伯府是世袭罔替的。原因就是姜老太太的祖母是已逝大长公主楚瑜。
当年大长公主的驸马是状元,二人婚后恩爱甜蜜,只育有一子刘伯言,先帝垂爱,便赐了这个世袭的爵位,后来刘伯颜只生了这一子一女,嫡子继承爵位便是如今的老安乐伯刘子期,嫡女就是刘毓珏如今的姜老太太。
第二天下朝后,老安乐伯请魏国公上京城第一楼喝早茶。
魏国公回府后,便和自家夫人商量了大女儿的婚事。
“老爷,昨晚上不是还说再考虑考虑,再等等吗?”
“今个儿一下早朝,安乐伯就来找我喝茶了。”
“安乐伯?那个世袭罔替的伯爵府?”
“对,姜老太君的胞兄。他跟我说了,他这个外甥是个好男儿,不过运气不好,丧妻而已。”
“妾身觉得这几家府邸,没有一家是好的,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也只有姜家了。那个姜正勋,老爷见过吗,人品怎么样?”
“姜正勋在官场上是个聪明的,和他舅舅安乐伯一样,不站派系,吏部每年考核也是好评,兢兢业业,为人儒雅大方。我听说他房中侍妾只有两名,其中一名还是他上司送他的。”
“妾身也了解过,他的那位受宠的妾侍还生下一个庶女。”
“这有什么打紧的,姜老太君是个尊卑分明的,依我看,这个姜正勋也做不出宠妾灭妻的事,否则御史也不会善罢甘休。为官九年,就坐上三品官了,也不是个真傻的,可以信赖。”魏国公点点头。
“妾身自是明白的。那个姜正勋还有一对嫡子嫡女。这嫡女,二房三房的姑娘参加齐国公府的赏梅宴时见过,说是知书达礼的。那嫡子年纪也还小,不过两岁,倘若玉贞抱过来养在自己身边,问题也不大,就像亲生的。关键是有一个受宠的侍妾,这事有点膈应我。听说那个侍妾还是他亡妻的陪嫁丫头呢。”
“夫人,你这思虑又太多了。那个受宠的侍妾跟姜正勋差不多大,我们女儿这般姿容,难道还敌不过一个侍妾?”
魏夫人点点头,固执道,“也罢,就这家。我先丑话说在前头,要是日子过不下去,我就让玉贞和离,我养着她,你不许骂她。”
“夫人说的什么话,还没成亲就和离的。行啦,我有分寸,到底是我们魏家的嫡长女,不是随便找人嫁的。我先去父亲书房说这件事。”
安乐伯一回府就给姜老太太回了封信,收到信的姜老太太高兴许久,又派人过三天上门提亲去。这次提亲,魏家爽快答应了,很快,魏家和姜家结亲的事就传遍了勋贵世家的圈子。
两家交换庚帖、婚书、三书六聘等一大堆事,开始忙碌起来。
一晃就到了四月底,邱姨娘解了禁足。
“娘,我好想你。”姜嫣然一下子扑到邱姨娘怀里。
“傻瓜,娘不是回来了吗?”
“娘,爹爹要娶亲了。”
“娶便娶吧,迟早是要娶的。只要你爹爹的心在我这里就行。”
“可是。”
“不要紧,等娘再怀上个小弟弟自然有法子坐上平妻的位子。”
“嗯。最近我新交了一个手帕交,是潘家三小姐。”
“你跟大小姐,二小姐关系怎么样?”
“就这样呗,遇见打个招呼,我也不会主动找上门去。”
“笨,你要跟二小姐打好关系,你们到底是嫡亲的姐妹。”
“她老是端出一副嫡出的样子,看着恶心。不知道为什么,她好像总是一副什么都看穿的样子,我感觉这个姜静姝自从上次落水后就阴阴的。她一看着我,我就后背直发毛。”
“你呀,从前不是斗志满满要超过她,现在就蔫不拉几的。”邱姨娘点点她的额头。
“娘,您不在的时候,爹爹大概往陶姨娘屋里去了三十一天,我数着呢。”
“不许胡说,你爹去哪都是应该的。不过现在,既然我回来了,陶姨娘也该歇菜了。”当天晚上,姜正勋就去了邱姨娘的揽香院。熄了灯,倒是一番小别胜新婚的缱倦滋味。
静姝坐在书案前练字,她恍然想起,前世,父亲并没有定这个魏大小姐,定亲的是一个知府的嫡女,只是那女子还未嫁进来便遇见不好的事情进了家庙。到了六月头里,又爆出邱姨娘怀孕的消息,父亲就打算扶她为平妻,起初祖母不答应,是自己百般求情撒娇才促成这事。
静姝冷漠地勾唇一笑,这一世可没这种好事,邱姨娘继续做姨娘吧,别做上位的美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