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进展(2 / 2)
到书房去。
端午佳节前一天,五月初四,静娴发动了。
得了信儿赶过来的齐老太君和齐大太太也等在产房外面。头胎特别费力耗时辰,还好,第二天初五午时,孩子诞生了。
“恭喜几位太太,是位千金,端午佳节午时出生的。”一个产婆抱着孩子出来。
姜老太太率先抱过自己的曾外孙女儿,“哟,一看就是个小美人呢。”
大太太也欢喜,看了两眼就进去看静娴了。
齐大太太有些失望,但脸上还是维持了笑容,就是有些勉强。
“我怎么瞧着齐大太太似乎不太高兴呢。这问题也好解决,若是齐大太太不喜欢您这孙女,我这老婆子替齐府养着就行。”姜老太太当场就说。
“亲家母说什么呢,这曾孙女我喜欢得很,我儿媳自然也是喜欢的。”齐老太君白了自己儿媳一眼,带她出门就是一个错误。
“是,婆婆说的对。县主娘娘可冤死臣妇了,臣妇最喜欢小孩子,男女都好,先有女再有儿嘛。”
“但愿这是齐大太太的肺腑之言吧。”姜老太太抱着小美人继续哄着。
“哎,老姐姐,让我也抱一下。”齐老太君道。
“呐,小心,别摔着了。”姜老太君轻手轻脚传给她。
入夜,静姝怎么也睡不着,说好的这个月大军要回朝的,怎么没一点动静。
忽然床前就多了一个人影,带着一股室外的冷风。
帽檐下是完美的侧颜线条,倒是一个美男,就是冷了些,毒了些,静姝如是想。
“今夜,要带走娘娘,帮我带路。”凌无尘薄唇轻启。
“大军已回京了?”
凌无尘点头,“驻扎在城外,等候圣上旨意。”
“嗯。你能不能先转身,我穿外衣。”
黑暗之中,仅有一缕月光照在床前的地面上,依稀能看见她脸的轮廓,他站在原地未动,只背过身,负手而立。
静姝快速穿起外套,还拿了一件披风。
二人来到藏书楼,今夜守夜的是米儿,她轻轻喊醒了已经睡着的唐蓉。
“请侧妃娘娘安,奉王爷指令接您去龙泉寺,那里一切安排妥当。”
唐蓉点点头,“劳烦凌大人了。”
“不敢。”
米儿帮唐蓉梳头更衣,静姝和凌无尘退到门外等候。
静姝偷偷瞟了瞟凌无尘,只能看到鼻子嘴巴和下巴,帽檐遮住了眼睛。高挺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听说薄唇之人性情凉薄,通常是负心之人。这个凌无尘好像也是一副女子勿近的样子,面无表情。又想起那个朱文博也是个薄唇的,静姝心里颇为不爽。
“偷看外男,像什么话。”对方突然开口了。
静姝愣了一下,有些窘迫,居然被发现了。
“啊?就是难得看到你,随便看看。”话一出口,静姝自己就后悔了,这句话怎么有些孟浪,好似在倾诉相思之情,脸上烫得不行。
“好看吗?”
“呃,还,还行。”静姝尴尬绞着手里的帕子,灵机一动,“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看你啊。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也就一般而已。”她说完就扭过头看着走廊外的星空。
“谢谢。在下是长得一般,但是比你好很多。”
咦?这个家伙还会回嘴,“原来以为你惜字如金,如今看来,也不是个闷葫芦。”
门开了,穿戴整齐的唐蓉在米儿的搀扶下出来了。
“蓉姐姐,我送你一程。”
“嗯。”
“还要多谢姝儿这一个多月的照顾。”
“蓉姐姐不必客气。三天后齐国公府的洗三宴,说不定我们又会见面了。”
送到后院门口,眼瞧着唐蓉上了一辆马车,消失在黑暗中,马车后跟着八个骑着马的锦衣卫。
第二日上午就听说,大军凯旋,四王爷已经率领一小队精兵进宫接旨,剩下的大多数军士,得令现在进城。
通往皇宫的这条呈荣街,最是富庶繁华,街道两旁满是围观大军的百姓,酒楼的二层楼窗口也聚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往街上看。
一些年轻的青年将领还收到大胆姑娘投掷过来的荷包、帕子等物。
晚上就设了宫宴,款待一众立功将领。
义王离宫后,没有即刻回府,而是去了龙泉寺接唐蓉一同回义王府。
得知消息的四王妃蒋元娇气得把桌上的美酒佳肴全部扫到地上。
“他去打仗还不放心那个贱人,接到龙泉寺里养着。说得好听,什么为他祈福,不就是怕我加害他的宝贝小心肝儿吗?”
“娘娘息怒,您又冲动了,这是何必呢。”蒋嬷嬷抚着她的背。
“他在战场上,我日日悬心,回来就急不可待去寺庙里接那个贱人回来,大晚上的,他也不怕别人说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