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3 / 3)
一路走来留下的足迹。汪以秋小心记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在未来的某一天,让这一切成为筹码,以这些来换汪曼春的性命。
汪以秋的计划是这样的,在她的规划里,明楼是上海最终的掌控者,汪曼春手里有汪氏、有青龙帮、有汪以秋极其信任可靠的亲信,若再加上明楼的身份,一来,可以作为一张保命底牌,二来,可以成为一把庇护伞。
汪以秋想了很多,与许良程交代时候说的也很细致,如果汪曼春不想再从政,想要过平凡人的生活,那么现在的汪氏里汪曼春的股份、还有汪芙蕖名下的流动财产足矣。若汪曼春加入革命,那么还有明楼这个引导者在。
可若她依旧坚持,那么...严律和许良程的存在,就是关键时候的匕首。
“以秋,用自己的性命还你一次生机,你到现在,还不肯回头吗?”
汪曼春闭起了眼睛,明楼的话,渐渐和严律把她从监狱里捞出来那天晚上说的话重合了。这世界上不会有人比她更了解汪以秋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论是与之青梅竹马的明诚,再或者是陪伴多年的严律,都不如她懂。
妹妹不是被任何人逼死的,是她自愿的,若一定要找一个罪魁的话,那应当就是她这个做姐姐的。
明楼是卧底,他不爱汪曼春这个人,比起女人,他更爱家人,更重视自己的信仰。他是个好男人,却不是一个好情人————妹妹曾多次告诫过自己,可不信的人,也都是她自己。
汪曼春承认自己是一个沾满同胞鲜血的刽子手。就算她已不能成为人,但她也有饱读诗书,憧憬祖国壮丽山河的年纪。她也曾有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她也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生活过十六载。
妹妹是代替自己死去的这个结果,她难道不懂吗。她难道就不知道,若明楼和明镜是那个因,导致今天这个果的是她自己吗。
可...若她不恨,那她的生命该从那里连接才能停止那从十六岁后就一身沧桑的怨骨。她该如何去理解,才能嗅不到漫天浓郁的亲妹血腥。
但...若她恨,那妹妹的死,又有什么意义。
“明楼,你是因为愧疚想弥补才劝我回头,还是为了保命才劝我呢。”
“两者皆有。”
“是吗....”
汪曼春觉得自己多半已经疯了,比以前疯的更彻底。
她掏出了抢,健步上前,抵住了明楼的心脏。不在乎明镜和明诚□□的脸色,听不到他们大声的喝止声,她就只是看着眼前的明楼,麻木的流下了眼泪。
“明楼,你也太看得起你自己了,命?我要你的命做什么。我只是很想看一看,很想让你也尝尝最爱的人死在你面前的痛苦。明楼,我不杀你,我为什么要杀你呢。我要让你后悔,让你一辈子都忏悔是你的自大狂妄、无知,害死了你最爱的人,我会让你知道,活着,才是最大的痛苦。”
她咬牙切齿,眼角眦裂,她分不清,这话是她最对谁说。
明楼,这个名字就像是一种前世的业障,是一片永生不遇的海,让她这条孤鱼起于他,迷失于他,然后葬身于他。
今日,一切的悲剧,一切的痛苦,都因为她和他本不应该有的情。她承认是她错了。
汪曼春笑了,如释重负的微笑,她看着明楼,说道:“毒蝎若来,你就会暴露。毒蝎若不来,明镜就会死。你是会为了你的信仰放弃你的家人,还是为了你的家人,孤注一掷。等过了今天,你也尝到那种生不如死的疼痛的时候,再看看,你还能不能说...我回头。”
汪以秋夹杂在她与他之间的痛苦,这一次,她要让明楼也尝尝。
作者有话要说: 我希望我没有把人物写崩,这里部分台词是借用原剧曼春和明楼对峙那一段,部分是原创。
曼春到这里,已经不是原剧里的汪曼春了,我承认,因为汪以秋的存在本就是改变她命运的车轨。但是,我并没有黑化明楼的意思。很多分析和明楼的话,我已尽量贴近原著。
明楼到底对汪曼春有没有留恋,我想是有的,而且汪以秋不是明楼和明诚害死是很重要的事情。
我并没有把谁洗白,把谁黑化的意思,只是曼春作为南北下半部分的主角当然会不由自主的贴近她的内心,表现她柔软的部分。但人有身不由己,人性不能用善恶来区分,但汉奸就是不对,汪曼春到现在依旧是大反派。
明楼不是渣,只是真的不适合做为情人,尤其是作为汪曼春的情人。
明楼对曼春有愧,但那不是爱,伪装者里我很喜欢的地方就在于,每一个人都有善与恶。
希望人物没有崩,作者真的已经尽力。作为同人,它可能太复杂,看着一点都不爽,但作者脑海里的伪装者,确确实实就是如此。谢谢大家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