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4 / 9)
头就愈发气恼,拧紧了眉头道:“这孩子,就是个不省心的,他行事这般浮浪,这让本宫如何放得下心!”
英嬷嬷忙出声安抚:“娘娘不必忧心,少爷他这一次挨了打想必也会吸取教训,这往后行事一定会先想上一想的,娘娘若是还不放心,就不如依了老夫人,给少爷赐门亲,少爷娶了媳妇,指不定就能定了性子下来。”
皇后蹙着眉头不语,心中却忖着这未尝不是个好办法,但只一点,她这个弟弟并无功名在身,将来也不能袭爵,虽则是她的亲弟弟,可他好男风满陵京的勋贵之家只怕都已知道,这亲事当真还很不好定呐!
你说给他找个门第相当的吧,人家正经嫡女哪舍得嫁给她这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弟弟,你说给他指个庶女吧,以着自个娘亲那么宝贝这个弟弟的脾性,怕是不依,别说娘亲不依,她这个皇后也拉不下这个面子啊,好歹也她的亲弟弟,再委屈也不能给他指个庶出的吧!
想着就有些头痛,皇后就挥挥手:“这事往后再议,等有了合适的再说也不迟。”
英嬷嬷自是知道皇后心中为难的是什么,当下就聪明的不再纠缠于这个话题,只问着皇后还有没有什么事要吩咐她去办的,若是没有她就去御医院传旨,皇后就摆了摆手,由着她离开。
慈宁宫,太后坐在凤榻上,听宫女将陵南王府近些时日发生的事情禀报完之后,太后面带笑颜的看着下首的蓝嬷嬷道:“哀家如今也总算可以放下这颗心了。”
蓝嬷嬷点头:“太后不必再担忧了,王妃她如今既然已经明白过来不再退让,王妃蕙质兰心,这往后那秦夫人再想生什么妖娥子定是不易的,再者王爷如今也总算是开了心窍,知道王妃要比那秦夫人好得多,太后您就不必再蘀世子操心了。”
太后哼了一声道:“他糊涂了十多年若还是不清醒,活该琊儿不敬他这个父王。”
知道太后这话是气话,心里还是疼着陵南王的,蓝嬷嬷就笑着道:“父子哪有隔夜仇,世子如今也不过是想晾着王爷一段时间,等王爷真正看穿秦夫人的真面目,狠得下心对秦夫人了,世子还是会敬重王爷的。”
太后默然不语,琊儿的性子她最是清楚不过,当年琊儿要上战场,她害怕这个孙子出事,就拦着皇上不许同意,可没想到琊儿知道是她不许他上战场之后,就跪在了慈宁宫的前面,整整跪了一天,最后还是她让步,依了他的心愿让他去了边关。打那时开始,她就知道这个孙子的性子最是倔强的。
凭着他父王做下的那些糊涂事,想要琊儿轻易原谅他父王,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不过好在陵南王妃是个聪明的,琊儿又最是孝顺他这个母妃,只要他母妃开了口,琊儿就算再不喜欢他父王,也会念在他母妃的情面上原谅他那个糊涂父王就是。
“太后娘娘,珍姑姑回来复命了。”宫女的禀报声打断了太后的思绪,太后抬起头:“让她进来。”
珍姑姑自一进宫就被分到了坤宁宫,当时太后娘娘尚是皇后,因着太后娘娘的宠爱,珍姑姑到了年龄却不愿出宫,自愿留在太后身边照拂,等到太后娘娘成为太后之后,珍姑姑却依然留在了坤宁宫,倒不是因为太后不喜欢她了,而是她说服了太后让她留在坤宁宫,等于是变相的蘀太后监视如今的皇后娘娘,太后对珍姑姑一番良苦用心可谓是欣慰之极,对珍姑姑愈发的宠爱起来,珍姑姑在慈宁宫的地位仅仅逊于蓝嬷嬷。
“九珍参见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穿着一袭宫装的珍姑姑走进来后就恭恭敬敬的行礼。
太后挥了挥手:“九珍,那两个丫头都安然出了宫没?”
珍姑姑点头,“太后放心,郡主和苏大小姐已经安然离宫,如今应该在回府的路上。”
“皇后问了些什么?那两个丫头的表现你都说给哀家听听。”太后想到皇后居然同时召苏府两个小姐进宫心里就不满,是怕大家不知道你有意要把苏府大小姐也指给太子么?
珍姑姑脸上溢出了淡淡的赞赏道:“回太后,皇后也不过是问了些寻常的话,大小姐表现得很正常,对皇后娘娘充满了敬畏之心,至于郡主就有些不同寻常了,郡主从头至尾都表现得很淡然,奴婢瞧着郡主的样子,像是对皇后娘娘并不惧怕。还有就是,当时文昌侯夫人也在,皇后娘娘和文昌侯夫人拉着大小姐甚是亲络,郡主则被晾在一边甚是冷淡,不过郡主并没有像皇后娘娘预期的一般表现出紧张或是妒忌或是失落等等,奴婢瞧着郡主就好像根本不在乎皇后娘娘刻意亲近大小姐的意思。”
太后听了就皱起眉头,望着珍姑姑道:“九珍,听你这么说来,那丫头这般表现好像在说明她并不介意苏清兰会把她取而代之?”
珍姑姑勾了头细细一想,摇头道:“奴婢觉得,郡主她是并不在意这桩亲事,皇后娘娘为了安抚郡主最后说了一句让郡主不要担心脸上的伤,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郡主却回皇后娘娘说她并不担心脸上的伤,说脸上的伤是她的命,既然是命她就认命。”
太后就不由摇头,珍姑姑又道:“太后,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