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4 / 6)
父皇请旨和离。”
她说完也不看英安侯夫人僵硬的表情,转身就要离开,英安侯大急,忙命人劝阻,她却冷冷一笑,“谁敢拦本公主的路,就休怪本公主不客气。”
她这样说了,自然没有人再敢拦她,靖安公主回到宫中之后直奔先帝的寝宫求见,先帝传见之后,她跪在地上将英安侯夫人的行为哭诉一番,最后恳请先帝下旨和离,先帝听了大怒,自个视如珍宝的女儿,那英安侯夫人竟然敢这般折腾,当场先帝就下了和离书命人送至英安侯府。
英安侯接到宫里送来的和离书后整个人惶惶不安,直奔宫中请罪,可皇上就是不见,英安侯回到府上将夫人一顿臭骂,又不知道皇上接下来会怎么处罚他,这样茶不思饭不想的过了一个多月,皇上却好像并没有因此而怪罪下来,他的心也就稍稍安定了一些,以为事情会这结束,直到后来他才明白,他这个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和可笑。
靖安公主下嫁英安侯府第二天就请旨和离,皇上不但没有反对还赐了一旨和离书的事情传开以后,有那好事的人,就打探出英安侯夫人故意刁难靖安公主的事情,虽然众人对英安侯夫人的行为有些看不上眼,觉得这英安侯府也腻蠢笨了一些,公主是什么人哪?公主身上可流着皇上的血,是金枝玉叶尊贵着呢,你就算再不喜欢有个贵儿媳,那也只能放在心里头,怎么这么缺心眼的折腾公主?那不是打皇上的面子么?
当然,众人心中同也对靖安公主过于刚硬的态度有些不满,就算你是公主,可你嫁进英安侯府就是英安侯府的人了,婆婆刁难新妇敬茶,又不是英安侯府一府才发生的事情,你忍忍也就过去了,再大不了,让皇后出面敲打一下英安侯夫人就可,有皇后出面敲打,英安侯夫人还敢再为难公主不成?
可靖安公主直接进宫面见皇上请旨和离,将英安侯府摆在了很危险的风头,众人心里多少也是有些同情英安侯的,毕竟哪个府上没有婆婆刁难儿媳的事情,偏偏到了英安侯府就不行。
众人想着英安侯夫人这么落皇上的面子,皇上会怎么惩罚英安侯,这等啊等啊盼啊盼啊的,一月过去,皇上不见动静,一年过去,英安侯府还是好端端的,众人以为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众人也慢慢淡忘了这件事情后,因为英安侯夫人给英安侯世子议亲,这件事才又翻了出来。
起因很简单,公主和英安侯世子和离了,世子总还是要再娶一个妻子的,以英安侯世子的身份,虽然和公主和离了,但这一年多皇上都不见发落英安侯,众人也就以为皇上不会计较了,于是乎,在英安侯夫人热络的奔走之下,终于定下了一桩亲事,虽然女方家世不及英安侯府,但也是堂堂正正的嫡女。
可这样事订下不出半月,女方家里突然就被人告发贪墨,圣下下指一查,舀出一本贪墨的账册,足有五十万两之多,结局就是女方家里男的全被流放,女的全充入军营为军妓。
英安侯原也没有往多的方面去想,直到英安侯夫人为她儿子订下第二桩亲事之后,同样是没过半个月,女方家里也是被人告到了京兆府,说是纵使恶奴打死了人命,京兆府彻查之后,确定事情的确属实并不是污告,于是,女方家被罢官抄家。
接连两起和英安侯府世子订亲的女方在订亲不足半月就相继出事,这时陵京城就传出了风声,这是皇上对英安侯夫人的惩罚呢!
经此两事之后,不论英安侯夫人怎么奔走,陵京城再无人敢和英安侯结为姻亲,在众人心中,和英安侯结为姻亲等于是一道催命符哇,谁也不是嫌命太长了非要上赶着去送死!
眼看在陵京城是没希望给儿子订下一门好亲事了,英安侯夫人只好将目光看向了别的郡城,可不管是哪个偏远的郡城,只要和英安侯府订下亲,女方家里总会出些意外,这样久而久之,英安侯府的事情就传开了去,谁也不敢和英安侯府结亲了。
英安侯无奈,只得让英安侯夫人死了这条心,再这样下去,亲结不成反倒平白让人看英安侯府的笑话。
可英安侯夫人不死心啊,她就这么一个嫡子,就算不能再娶正妻了,总得让他生个儿子才能后继有人吧,于是乎,英安侯夫人就送了几个丫鬟给儿子为通房丫鬟,并许以这些丫鬟们只要怀上了身孕生下了子嗣就抬为姨娘,丫鬟们一听哪有不动心的,自是卯足了心想要怀上子嗣,可不管她们有多期盼,却愣是没有一个怀上。
英安侯夫人琢磨着有些不对劲,就请了大夫蘀这些丫鬟们检查身体,结果大夫诊完之后说个个都很好,没有什么不妥的,英安侯夫人就转而怀疑是不是自个儿子有什么不妥的,就悄悄让大夫顺便也给儿子检查一下,大夫人看完之后,说世子的身体也很正常,英安侯夫人这才安了心。
没过多久,还真有个丫鬟怀上了,英安侯夫人可紧张这个还没出世的孙子,派了好几个丫鬟去照顾那个怀有身孕的通房丫头,就在英安侯夫人喜滋滋的等着抱金孙时,被人抓到这通房丫头和别人通奸,审问过后才知道,她肚子里的孽种根本就不是世子的,而是和她通奸之人的。
英安侯夫人气愤之下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