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41章 话天下君臣论得失 说后事死志早已蒙

第241章 话天下君臣论得失 说后事死志早已蒙(1 / 2)

王烁将自己对袁崇焕的想法,原原本本和崇祯说了,然后又说道:“袁督师一介书生,于战略上缺乏远见,这也在预料之中。然凭其一介书生之力,能够组织关宁铁骑,和满清对抗,并屡胜之,已经很不错了。

我朝历来重文轻武,边兵戍卒得不到很好的训练,打起仗来战力低下,稍触即溃,这才是失败之根本。”

崇祯摇摇头道:“失败之根本,在于无钱无粮。中原天灾,百姓需钱粮救济;辽东边患,亦需钱粮;关内匪患,还需钱粮!到处都要钱粮,朕去哪里弄这么多钱粮?

裁了驿站,闹出个李自成。有人说当日不裁驿站,李自成不失业,就不会造反。

呵呵,不裁驿站,朕上哪儿弄钱粮供驿站消耗?即便李自成不造反,那些饿极了的百姓就不造反吗?不出李自成还会有张自成,王自成!

朕躬反思,朕之过失,在于无处弄到更多的钱粮。”

崇祯说的有一定道理。这就与现在年轻人玩的一些战争游戏一般,没有了资源,游戏也就结束了。

可是为何会没有钱粮?崇祯把责任推给了老天爷,说是连年天灾,中原绝收,是天要灭亡大明,这就不对了。

王烁反驳他道:“天灾只是其次,关键还在人为。我朝之法制,不重视土地如何使用。特别是到近百年以来,土地兼并严重,多集中于大户之手。而一般百姓,往往被迫失去土地,成为佃户。

地主剥削佃户无度,又无任何朝廷法制加以约束,致佃户辛苦一年毫无积蓄,还要缴纳国家各种税饷,生活日渐艰苦。而那些大户,吃穿不愁,坐食而肥,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臣于陇中,就是被迫变法,限制大户收取地租,纳税也由大户承担。如此百姓种地可获得收益,积极性大为提高,地里出产亦好于以往数倍。

是以,臣的军队有饭吃,不必操心钱粮。若陛下早于根本上重视土地这个最根本问题,变法图存,国家恐不至如此。”

崇祯许久没有言语,想半天笑道:“可惜卿来的晚了,若早来几年,兴许咱们君臣能做一番大事!朕用的这些人,都是一帮白拿朕的俸禄的蠢货,害朕至此!”

王烁心说,几年以前我还在炒股呢,那有时间和你玩这治国游戏?

再说,我就是来了,跟你说这个,那时候你信吗?最好的结果就是骂我句荒谬,把我轰出去。闹不好,我脑袋就没了。

但听崇祯话里的意思,他似乎还有要逃出去重整河山的念头,于是趁机道:“陛下,此时并不晚,咱们还有时间逃出去。

陛下只要知道原来错在哪里,逃出去之后,痛定思痛,变法维新,用不了多久,即可剿灭流寇,恢复辽东。”

崇祯笑了,笑完了道:“当日袁崇焕被朕从家中宣来,建极殿平台应对,他也是让我充满了希望!

可是,这才几年?当日之事历历在目,袁崇焕已经作古,朕也很快如此了。”

叹息一声道:“事情总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那!朕岂可再犯轻易信人之错?

如今朕只要一死,必定天下大乱。以后,到底谁会坐在朕这把椅子上,朕在阴间里看着。

兴许,你这位西北守土大将军也有机会。但朕相信,坐这把椅子的,绝不会是李自成!”

看来,这位崇祯帝还是有些远见的,他也看出李自成成不了大气。

不过,如果王烁进了北京,就不会再有皇帝了。这里,也不会再有人居住,将会变为展览馆,和现代一样,皇帝制度将永远成为历史。

王烁正要再说些什么,远处传来“腾腾”的脚步声。

接着,一个全身铠甲的军官闯进来,顾不得礼仪,大声对崇祯道:“陛下,张晋彦献了正阳门,贼军已经进城!目下贼军大批涌入内城,正在向承天门推进。请陛下立刻走,臣手里还有两千锦衣卫,臣誓死守在午门,不过也拖不过一个时辰,陛下赶紧走!”

崇祯恍若不闻,缓缓道:“骆卿,不必徒害士卒性命了。卿送这位西北王烁将军出宫,然后就回家吧。”

那人闻听是王烁,显然吃了一惊,上下打量他。

王烁知道,这一定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了。崇祯之所以能知道他,多半是这位骆指挥使的功劳。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上拼杀,情报有多么重要,王烁再清楚不过了。他让胡琏器组织情报系统,正是为此。

骆养性,应该是这时候最大情报系统的总头目,而且此人和他爹一样,为人正直。

王烁当下就有笼络骆养性的意思。

他认为,骆养性既然可以知道西北的一举一动,那么他就有能力知道全国的事情。

那么,他手里,就一定有一套遍布全国的情报系统,这个可是无价之宝啊!

正思想着如何规劝骆养性归顺自己,就见崇祯从御案后面站起身,对王承恩道:“咱们该回后宫了。”

崇祯要回后宫,在这种时候,自然是去准备后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