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368章 兵不血刃占西安 被迫无奈行险棋

第368章 兵不血刃占西安 被迫无奈行险棋(1 / 2)

西安城中的都类,接到眉县告警大吃一惊。

大顺军虽然战败覆灭,但其溃散部队躲进深山,沦为土匪者不在少数。

在他心里,那些沦为土匪的顺军也就几十人、几百人一群,抢劫百姓行,对抗他满清正规军队,还没有这个胆子。

想不到,这些土匪竟然煽动上万饥民,聚众闹事。

自己收集这许多粮食可不容易,若让土匪抢了去,他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粮食在眉县呢,他来不及多想,留一千绿营兵守城,自己匆匆带领五百八旗亲军和三千绿营兵,亲自向眉县赶来。

他认为,一群乌合之众的土匪,成不了什么气候,就算加上上万饥民,也不会是他三千正规军的对手。

只要他带军赶到眉县城下,不管饥民还是土匪,胡乱砍杀一气,必然把他们统统杀散。

他再也没有机会赶到眉县了。

天色微明的时候,他就发现,在自己军队的四周远处,隐隐约约全都出现了军队的影子,加起来恐怕十万人不止。

机动兵团,加上辛思忠的陇中兵团,兵力当然有十多万。

解决只有三千人的都类,只辛思忠的骑兵军都用不了。

之所以所有军队一起上,是怕漏网了清军,跑到潼关报信,让清军潼关守祖可法有了防范,不利于下一步辛思忠攻取潼关。

十多万西北军包围了三千五百清军,待包围圈缩小到一定距离,辛思忠的两万骑军出击了。

宰鸡用牛刀,结局可想而知。

都类全军覆没,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

战斗过后,辛思忠率陇中兵团继续沿渭河向潼关前进,王烁则率五万士卒由斜谷道向太白进军,只留下宋献策带两万士卒,清理战场,对付清军残余。

宋献策分兵五千,汇合围困眉县的三千士卒攻取眉县,自己亲率余下士卒向西安进军。

他令都类降卒在前,赚开西安城门,大军随后进城,兵不血刃,占领西安。

眉县一千五百守军见西北军势大,只得出城投降。

随后,西北政府建立起来的后备干部工作队,在保安军护卫下,开始东下。接管沿途城镇,逮捕审查旧官吏,收编乡勇,宣传公布新法,发动百姓。

王烁的西北军就这一点好,军队只管打仗,打下地盘,政务自然就有专门队伍来接管。

宋献策不用操心政务,省下时间来,留兵五千坐镇西安,其余兵马北上铜川,沿途肃清清军残余,和北面的李过兵团取得联系。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猛然想到,清军为什么要在眉县存储粮草呢,这些粮草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斜谷道南面的出口就在眉县西南不远。难道,这些粮草,是为了接济豪格的大军?

一定是豪格在四川,粮草发生了危机。军队无粮的情况下,他不敢直接走陈仓道进攻陈仓,而是要从斜谷道出来,就近在眉县补充休整,然后由眉县西进陈仓!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豪格已经没有粮草了呢!

他急令手下参谋在西安都类府治里,翻检来往书信。

果然,五日前,都类接到豪格命令,告诉他,他要带军出斜谷,让他设法就近接济。

这样算来,豪格已经出褒中,在褒斜道上了!

他急忙命一个参谋,带上一百军兵,骑马飞奔斜谷道,把这个新情况告诉正在向太白进军的王烁,让他提防突然与豪格遭遇。

王烁兵少,最怕的就是遭遇战。仓促不及之下,谁兵马多谁占便宜。

报信参谋走后不久,他越想越不放心,叫过步军副军长沈玉,让他带上西安城里所有士卒,多找熟悉道路向导,士卒轻装,由骆谷道向汉中方向前进。

待走至半途,有一条小路,翻越高山,走栈道可直插斜谷道。

他们插入斜谷道后,让过豪格大军,袭击其背后,延缓其进军速度,不让豪格有机会全力攻击前面阻击的王烁。

沈玉是当年跟随王烁从伏羌城里杀出来的老人,对王烁忠心耿耿。

听说王烁有危险,当然着急。但他带走西安城里所有兵马,宋献策就成光杆司令了。

对此宋献策并不担心,城里已经有梁敏派来的保安军和工作队,安全问题不大。

而且,他要催促北上的其余部队,在打通与李过兵团的联系后,主力迅速回军,他要带主力去太白支援王烁。

虽然辛思忠的陇中兵团有五万人马,但他要攻击潼关坚城,把祖可法赶回怀庆一带,还要沿途占据要冲,发展战略纵深,才可以阻击将来清军主力对潼关的进攻,五万人马并不算太多,是不能动的。

现在,能够支援王烁的,也就是他这里可以抽出来的万余士卒了。

能不能将豪格二十万大军阻击在深山里,不把他放到渭南平原上来,还真是有点拿不准了。

一旦阻击失败,豪格大军进入渭南平原,那就如绝了堤坝的洪水,再无力阻挡,后果不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