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朋唤友凤仙楼(2 / 2)
没想到这样也能遇见几位,真是缘分啊缘分。”余晨笑得春光灿烂,极好交友的样子。
赵义诚拱手回礼,左右看看,笑弯了唇角道:“余兄怎么一人在此,都没有朋友作陪吗?”
“实不相瞒,晨回到这北襄城也没有多少时月,相伴出行的朋友并不多,不如赵兄交游广阔。”余晨笑着看了看赵义诚的前呼后拥,谦逊回答。
赵义诚更高兴了,正欲再刺上几句,旁边却有人忍不住抢了话去:“回到北襄城?余晨兄原不是北襄城中人?可那日采诗大会,我等明明见余兄是与多位朋友一同前去的啊。”
“严兄说的那几位朋友,是晨去往大会时路上结识的,相谈甚欢便结伴而去了。”余晨侧身,对赵义诚身旁的一位公子说话。
“你怎知我姓严?”严公子惊讶了,他们都知道他叫余晨乃是因为他是三甲中的榜眼,可是余晨能知道他姓严可就不简单了,要知道方才赵义诚都是不认识他的。
“严兄那日所论观点看似简单浅显,但是细思却发人省醒,想不让人记住都难啊。”余晨笑道。
那严公子听闻余晨的话,喜上眉梢,还欲再谈,一旁又有耐不住的人插了话:“余兄说刚回北襄,不知之前都是在何处?”
“家中为商家,海上行商,四处游走,倒是没有个定处。”余晨再一侧身,面对着问话的人回答,不急不慢,从容自如。
赵义诚见本是簇拥他而来的众人转瞬便开始与余晨相谈甚欢了,心中顿时不悦,想要拂袖而去又觉这么做太没有气度,最后只能冷着一张脸随众人坐在了余晨这一桌。
来时,这几位公子的话题总是绕在他赵义诚的身上,如今却是对着余晨又问寇岛是否如传闻有巨蟒水怪,又是问蓬莱是否真有仙人谪居,半句话也脱不了一个余晨。
手在袖中握紧,赵义诚看了看自己的青衫布衣,又看了看对面余晨的华衣锦服,暗自发誓有朝一日必定要叫众人对他刮目相看,让众人只有仰望他的份。
这采诗大会后众才子的再会直到青山半掩夕阳,红橙霞光墨染苍穹才告一段落。壮阔的夕阳景色里,北襄城皇宫辉煌庄穆,勤于政事的睿风帝此时也没有偷闲浮生。
乾坤殿内,明黄的龙案前,睿风帝神色如同枯井无波,下面站着的是他两个最为优秀的儿子,太子公仪玉敛,秦王公仪玉方。
睿风帝看完了赈灾后整理的奏折,满意地点点头,朝着下方的秦王说道:“玉方这次幸苦了,之后的事交由户部处理即可,接下来好好回府休息吧。如今你王府似也没什么缺的,你说说希望朕如何奖赏你?”
“儿臣为国办事,为父皇分忧本是职责所在,不敢居功。只是儿臣回来后听闻大夏国拒绝了与我燕秦联姻,此事怕是仍需派人前去大夏探明原由,不知父皇可属意了人选?”
公仪玉方身高与旁边静站的太子公仪玉敛相平,只是较之公仪玉敛的清瘦,他看上去要壮硕魁梧一些,弯腰拱手,垂下的眸肃穆自带威严。
在旁人看来,公仪玉敛的长相最像睿风帝的俊美,可公仪玉方的性格却最像睿风帝的不苟言笑。时人甚至有感慨勤政爱民的秦王公仪玉方不是皇后所处,非嫡非长,否则更担太子重任。
不是说公仪玉敛不好,只是那清俊甚至乎那双丹凤眼略微妩媚的长相,以及一身教书先生般温煦的气质实在没有未来一国之君的气魄。
听了公仪玉方的话,睿风帝沉吟一会儿,而后转眸问去太子:“太子可有合适的人选?”
公仪玉敛拱手方要开口回答,那方秦王已经抢先说道:“若是父皇尚未有合适人选,儿臣愿往。”
睿风帝闻声,随即皱眉。这出使别国并非什么轻松的差事,更何况大夏无故拒绝联姻,其中原由尚不明白,使臣前往必须谨慎行事,若是突生意外,被扣为人质也不是没有可能。
“玉方刚从江南赈灾回来,若是又让你出使大夏,实在幸苦。”睿风帝不置可否,平静无波地眸定定地将视线落在秦王公仪玉方身上。
“儿臣不惧辛苦,为父皇分忧,鞠躬尽瘁,义不容辞。”公仪玉方抬头看一眼睿风帝,那沉寂的神色与端坐龙椅的睿风帝一般无二。
睿风帝沉默一会儿,再次转头问去太子,只是眉心微敛:“太子何意?”
公仪玉敛没有立即回答,静了静,这次秦王公仪玉方没再抢话,太子公仪玉敛才笑笑道:“儿臣以为,如今朝中可堪此重任的非七弟莫属,只是如父皇所言,实在幸苦七弟了。”
他的声音温煦有礼,最后的那句幸苦,他朝向公仪玉方而言,言中带着缱绻兄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