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被挑衅了 (11)(3 / 12)
他想了。”
“和身份没关系,我师兄他、”初曦不知该如何说,话音一转,笑道,“你若想开便好,天下那么多男人,何必一定吊在我师兄这颗歪脖树上,而且我家南泠长的这么漂亮,只要我一个招婿的消息发出去,别苑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别!”李南泠柔弱的面孔一红,嗔道,“谁说要嫁人了,我要一辈子都陪着曦儿。”
“不想嫁人每天绣鸳鸯?”初曦调笑一声,见她脸颊红的更厉害,不再逗她,起身道,“天色不早了,你休息吧,有事一定要和我说。最近呆在别苑里确实太闷了,听说九燕山的春景非常好,等我忙完这一阵,咱们就上山拜佛踏青去。”
李南泠点头,“好!”
☆、235、革职
十日一晃而过,开元府太守司马怀已被押解进京,关在刑部大牢中。
然而无论如何审问用刑,司马怀拒不承认和刘赟等人有勾结,更不承认书信是他写的,案情一时陷入僵局。
开元府的赈灾却不可耽误,赈灾款和赈灾粮已在五日前全部由紧急赶往开元。
乾元帝在裴祝和百里九云两人的治疗下,已经苏醒,只是还无法开口说话,只能发出一些模糊的字眼,但总算是好的预兆,朝中百官心中稍安。
就在乾元帝苏醒的第三日早朝上,成国侯突然对初曦发难。
手中拿着两封书信,质问初曦里通卖国之罪。
此言一出,举朝哗然,震惊的看着那道挺直清卓的身影。
少女气质如莲,纯净稳重,面色从容,缓缓一笑,“摄政王可是证据确凿了?”
成国侯冷冷的看着她,“这是张尚书和西梁国后宫贵妃的通信,里面许多问及国政,张尚书作何解释?”
初曦目中清寒如雪,勾唇道,“那摄政王可有我的回信?”
成国侯冷目瞟过,沉声道,“若无互通,西梁贵妃怎会一再来信?听说这位上官贵妃去年出使我大夏时便主在张大人府上,和张大人来往密切,还曾和张大人一同前往允州赈灾,参与我大夏国事,实在令人生疑。”
初曦耸肩,“若无端猜测、证据不足也可定罪,下官无话可说!”
“那张尚书便是承认了?”成果侯武将出身,年过半百依旧气势凛然,低喝出声。
不待初曦说话,江正突然出列,“下官绝不相信张尚书会通敌,下官要求看一看书信。”
成国侯将信递过去,“江大人尽管看就是。”
两封书信分别是去年五月和九月发来的,信封上的驿馆行迹是从西梁而来,书信的落款是上官南,而上官南如今已经是西梁帝的后妃。
信纸上寥寥几行字,的确是问大夏的内情国事。
江正打开信纸时,初曦扫了一眼,眉头微皱,也确实是上官南的字迹。
“只有对方的手信,没有张大人的回信,通敌卖国的罪名是不是太武断了些。”江正不屑的扫了一眼,冷声道。
“如今皇上病重,大夏处非常时期,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大意,这书信不止本王看过,陵王殿下和左相大人也都已经看了,经过商议,决定先将张大人撤职查办,待事情查清楚之后,再做论处,张大人觉得如何?”成国侯淡声问道。
江正愤慨不已,“张大人曾经上阵抵御东渊侵略,守卫玉溪,战功赫赫,入朝后推行科举,允州赈灾,一人平息瓦固之乱,哪一件不是有功于朝廷,如今却以两张莫须有的薄纸,便判定张大人里通卖国,下官想问,如果皇上在,可会同意?”
他声音铿锵有力,字字含怒,句句质问,大殿中众臣缄默,一时间鸦雀无声。
陵王突然转身,轻笑一声,“本王也相信张大人是清白的,只是如摄政王所言,非常时期须行严政,只能委屈一下张大人,只待查明真相后,再请张大人还朝,本王也以性命为担保为张大人实行特赦,不会对大人禁足。”
江正刚要上前再和陵王理论,却被初曦伸臂揽住,少女依旧淡定从容,“摄政王和陵王殿下都已经做了决定,下官服从便是。”
成国侯沉目在大殿内一扫,“还有哪位大人有异议?”
大殿之中想要为初曦辩解的江正被初曦拦下,夏恒之不在,景州冷眸旁观,元祐默然不语,其他众人均垂眼噤声。
成国侯眼中滑过一抹得意,面上依旧不漏声色,沉声道,“既然如此,便这样定了,散朝!”
宫玄一直不出现,如今连初曦也丢了官职,陵王一党势气与日俱增,众人心中惴惴不安,私下开始胡乱揣测。
江正和初曦并肩出了正乾殿,轻叹一声,江正回头看了看正乾殿上面的金字匾额,皱眉道,“这朝中是越发乌烟瘴气了,张大人难道真的就这样离开?”
五月中旬的天气,日头已渐烈,柳木成荫,花树葱荣,初曦缓缓下了青石长阶,站在一颗青柏树下转身,笑靥如花,“江大人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待我归来那日,便是朝政清明之时。”
江正看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