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被挑衅了 (24)(3 / 6)
初曦点头,淡声道,“好!”
天极丸装在一红色瓷瓶中,百里取出放在手心里,晶莹剔透,如夜明珠般发出柔的光芒,似有天地精华在丹内孕育,百里九云以骊山雾参化水为引,喂初曦服下。
众人退出冰室,白狐却不肯离开,窝在初曦臂弯里,守着女子,自从出了殷都后,似感觉到初曦的异样,白狐也变的安静下来。
“让它在这吧,也许它还能帮助初曦,我们在门外等着便好!”
百里九云见初曦已经闭上眼睛陷入昏迷,带着众人退出冰室。
此时皇宫内,宫玄已经率领百官拜祭过太庙,坐上十八台轿撵,一路进宫往正乾殿而去,观礼的百姓人山人海,一路欢呼随行,在宫门外止步,齐齐跪地高呼万岁,京城内外城中鞭炮震耳欲聋。
今日天气极好,金阳普照,万里无云
正乾殿中红毯铺地,礼乐同鸣,百官分列左右,身着官服,人人翘首以待,看着他们的新皇一步步走来。
宫玄头戴金冠,身着明黄色龙袍,上绣祥云五爪金龙,尊贵雍容,步伐稳定,缓缓进了大殿。
身后重臣鱼贯而入,双膝跪地拜在其后,各国使臣站在偏殿中,神情恭敬,双目尊崇,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大夏的新主上方龙椅上,乾元帝面带浅笑,欣慰的看着金阶下那道挺立的身影。
此时礼乐监太监一甩拂尘,高声喝道,“时辰到,即位仪式开始!”
刹那间,钟鼓齐鸣,百乐同奏,百官匍匐跪地,只听上方礼乐监太监手执诏书,高声唱喝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登基三十年有余,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予凉德之所致也。今朕身体微恙,无心朝政,遂传位于太子宫玄。太子仁孝,人品贵重,恭顺勤勉,谨记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振奋图强,敬报父恩。尔等百官,文武皆贤,股肱之臣,赞予重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保邦卫国,朕余愿已。现传位于太子,宫玄!钦此!”
“儿臣领旨!”宫玄跪地,面容凛冽,沉声应道。
阳光从殿门中照进来,大殿中光芒万丈,璀璨生辉,正中那人更是威仪聂人,让人不敢直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中百官,殿外侍卫、宫侍,齐声高呼。
乾元帝两侧站着荣禄和另外一名太监总管,手中各持宝盒,里面装着传国玉玺和调兵虎符,一向沉着稳重的荣禄今日也不免有些动容,高声喝道,“请新皇上前接旨,授玉玺!”
宫玄起身,明黄色的龙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龙身金光闪耀,似欲腾飞冲云而起。
突然,一道墨影出现在门外,被大殿中情景一惊,身影一闪而过,很快隐在宫门之后。
宫玄已迈上两层金阶,突然身形一顿,倏然回头,高声道,“进来!”
百官众臣都是一怔,不知宫玄此话何意。
刚一抬头,便见眼前黑影一闪,一身着黑色锦衣之人已跪在宫玄脚下,恭敬喊道,“主上!”
“说!”宫玄语气低沉,不容置疑。
墨辰自知来的不是时候,所以想躲在门后等大典之后再向宫玄禀告,不曾想还是被发现,踌躇了一下,不敢隐瞒,低声道,“回主上,属下探到消息,太子妃、不曾去秦川,而是转路去了天洹城。”
宫玄身体一僵,猛然回头,冷冷的看向墨辰。
大殿内众臣不知发生了何事,皆缄言不敢出声,只闻礼乐声依旧不停,更衬的大殿内诡异的安静。
宫玄不曾迟疑,自金阶上转身而下,疾步往殿外走。
乾元帝大惊,猛然站起,沉声呼道,“玄儿?”
百官跪地拦在大殿门前,礼部尚书匍匐在地上,铿声道,“殿下不可,即位仪式未完,殿下万不可离开,大典中途而止,于国运是大大的忌讳!”
其他大臣亦纷纷开口劝道,“殿下请三思,无论有何事,跪求殿下推后一日,各国使臣俱在,殿下不可半途离开!”
“殿下!”
“三思啊,殿下!”
众官泣泪相阻。
宫玄长眸幽暗,声音坚定低缓,“有比这更重要的人在等着本宫,本宫非去不可!”
说罢,伸手脱下龙袍,随手一扔,露出里面玄色锦衣,越过众臣,脚步不曾有半分迟疑,身影如风,刹那间已出了大殿。
大夏建国几百年,不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众臣呆在那,一时竟不知如何反应。
在偏殿观礼的各国使臣更是一脸茫然的表情,尚不知发生了何事。
乾元帝站在高高的金阶之上,看着宫玄的背影消失,深深吸了口气,闭目沉声道,“传位诏书已下,太子已是大夏之主,众卿不必有疑虑之处,诏书和玉玺另择吉日传授,宫宴照旧,由爱卿等陪同各使臣宴饮!”
众臣只得稳下心来,齐声应道,“微臣谨遵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