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2 / 3)
“如何不知道呢,只是这大海捞针似的找个人,哪能那么容易。”
其实秦可卿和贾敏都知道,贾嫔真的不是什么大人物,能在京城里当京官的,哪个背景都不会比贾家后台低。
而且夺嫡到了最关键的时候,那些人又怎么可能会把心神放在一个丁忧的五品官嫡次子的身上呢。现在这么说,不过是找个心理安慰罢了。
林家自林如海去后,便闭门谢客了。而秦可卿所在的东府,虽然贾蓉贾蔷兄弟一直在朝里混得不错。
可贾蓉毕竟是太子的女婿,所以也受到了来自各个叔伯的打压,举步为艰。而西府,贾政就不用说了,贾赦一个让了爵位的老纨绔子弟,除了上心自己的孙子,便是搂着花姑娘喝小酒,宅到了天际。而贾琏也不比他老爹强到哪里去。
所以贾家现在是真的末落了。
“母亲最疼宝玉,若是出殡前宝玉不能来见老太太最后一面,老太太就是九泉之下,也不能闭上眼睛的。”
“谁说不是呢。”五十万两白银呀,就这么给了出去。因为这笔钱,贾家大房二房可是没少闹腾。
原来就算是惜春昏迷不醒,做为执行任务的傀儡也没有放弃完成任务的打算,于是一切按着惜春开始的计划进行着。不但要了赎金,还逼着宝玉在小黑房里做胭脂。
王夫人和贾政在贾母去后,并没有听从勒索信上的要求,不报官不声张。先是去官府报了官,然后就做等消息了。
可是一直到贾母头七过了,官府的人也没有找到。最后担心儿子的王夫人便准备拿钱来赎人了。
可是这么一大笔钱,谁出呢?
贾母去了,整个府里唯一站在他们二房这边的人,也没有了。
想要同是王家女的凤姐拿出这么一大笔钱出来赎人,那比登天还难。这一点,王夫人感同深受。
思来想去,最后便只有分家一途了。
分了公里的财产,再分了老太太的私房。这样一来,赎金也就有了。
无论怎么样,贾家都是要守孝的。想到家中长辈去逝,就算是分产也不能分家,王夫人就觉得还可以再在这府里住三年。
不过在她心里,还是觉得老太太去的时间实在是太不合时宜了。
若是晚一点,各府各房盖省亲别墅的银子就都到了二房。那时,还愁什么赎金。
这还是亲祖母呢,死都不会挑个好时间。这不是存心坑她们元春和宝玉吗?
亏得老太太活着的时候,还口口声声地说着最疼宝玉的话。
每每想到这里,王夫人心中就止不住的怨恨贾母。
王夫人怨贾母,贾母偏爱了一辈子的贾政,心中也是有怨的。若是母亲当初能将爵位给了自己,是不是今天这一切的尴尬就都不会发生了。
住了那么多年的荣禧堂,现在却要让出来。若是直接搬出府去,也不至于那么难堪。
贾赦是个大孝子,可是心中也未尝没有对偏心母亲的怨恨。现在母亲去了,心中虽然难过,但也松了口气,以后再也不会因为孝道一事被死死压着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贾家两兄弟不和,其实早早就已经出现了。想要儿子齐心,互相照顾,却差点弄成了死仇,若是贾母在天有灵,当初还会不会那么偏心二房,让两个儿子都对她心生怨念呢?
......
老太太终于去了,大房也算是终于当家做主了。但是大房当家做主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处理老太太的后事,和让贾政搬到后面的梨香院去。
毕竟,这也是规矩。
等到王夫人提出要给宝玉交赎金的时候,贾赦一家人是非常反对从公里出钱的。最后王夫人提出分家,拿自己一房所得的产业交赎金,大房便再不好再说什么了。
如果不是老太太走的太突然,老太太的私房其实在她的心理,那都是要给宝玉的。可惜了,没有遗言留下,她的那些私房,别管曾经说过什么,想过什么,都要按着世人的规矩,五五平分给两个儿子。
而公里的财产,除了不能分的祖产外,其他的财产,在王熙凤的积极努力下,都是按着四六分给两房的。当然了,四的是二房,六的是大房。
既然分了财产,那么二房之后在府里守孝所产生的各种生活花费,大房便再也不出了。这是分家后,邢夫人提出来的意见,不过这个意见倒也附和大房所有人的心思。
贾政觉得憋屈,可是守孝不得搬府的事情也是规矩,所以也只能认了。他本来是不想让出正房的,可是贾赦却说,只要不搬出府去,便不算是坏了规矩,硬是让贾政搬出来。
他住正房,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现在老太太不在了,也没有站在他的身后,本来就势弱的二房,就只能搬到了后面的梨香院中。
你说王家和薛家?呵呵,两房都有王家女,又都是亲戚,自然是两不相帮了。
贾政有的时候,也会偷偷地想,如果老太太没有去逝,是不是就不用守孝,不用守孝,也可以盖省亲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