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385章这是最好的时代! (1)

第385章这是最好的时代! (1)(10 / 11)

得相对平稳,虽然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但由于战时帝国军火买卖呈现了井喷式增长的态势,在战后几年继续拉动了民间工业的发展,使得中国新兴的民族工业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有所萎缩,反而扩大了规模,全国各地新办的厂矿多达五千多家。

其实发展中国的工商业说易不易,说难也不难,中国现在有四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有多,这样广阔的市场即使不出口也能养活大批的工厂,需要做的只是创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环境,市场规则自然会淘汰那些重复建设、管理不善、技术落后的企业。反正现在关绪清手里握着的只有九大兵工厂、开平矿务局、奉天铁路局、上海铁路局、轮船招商局、马鞍山铁厂、辽阳铁厂等十几家“国有企业”,而且大多数是军工方面的,对市场的干扰可以说微乎其微,不像后世那样国营企业遍天下,这里要照顾,那里也要找门路,经济规则完全被人为干预所取代,若不是改革开放和后来国家有计划的退出一些行业的国有企业份额,真不知经济体制会僵化到一个什么地步。

虽然工业发展上一片大好,但关绪清知道这并不是市场经济规则所带动的,多半还是受军需定购的刺激,在现在工业总量还不大的时候,这样的宏观手段的确能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但这样的手段不可能持久,否则就是拔苗助长,中国的民族工业最终还是要面对世界的竞争。

这些日子,江南制造总局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多是高精度的机床,并且作为技术交流,江南制造总局还聘请了一批洋技师,用以指导生产,美国人则为此获得了一批轮船制造业的中国专家。自己手里的厂子少,就可以集中有限的资金办大事,把一个厂子办精、办大、办好,不用一大摊子铺开,每人一个窝窝头,结果谁也吃不饱,现在江南制造局已经可以生产一些简单的车床、磨床、铣床等机床,终于开始向其“制器之器”的目标迈进。

国家工业方兴未艾,但由于工业底子较为薄弱,许多东西还需要摸索,科学研究和技术工艺都是有各自风格的,像英国讲究简便、德国讲究精巧、美国讲究通用,各有长处,关绪清觉得不妨暂且并容其式,择其优良者学之,将来也能发展出中国自己的工业技术风格。

然而就在大家都沉浸在帝国蓬勃发展的新气象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突然之间传了进来!

PS:虽然这次充不进鲜花15,不过看见大家对我这么厚爱,真的很感激。啥也不说,明天小爆发。谢谢你们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八十七章 御前会议

更新时间:2011-5-30 10:36:05 本章字数:3467

关绪清一拍宝座的扶手,霍然站起,脸色煞白,怒道:“岂有此理!”

最近几年里,四海昌平,百姓安乐,群臣很少见到皇上发这么大的火气,刘步蟾上前几步,试探着问道:“皇上,事情发生之后,臣就派去了琉球群岛驻防的一艘巡逻艇前去探查究竟,但时到现在,那艘巡逻艇竟已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了,恐怕是凶多吉少。依臣之见,是不是派出军舰把台湾海域封锁起来……”

海军部参谋长林建章说道:“依臣之见,这绝不是一次偶然事件,这件事极有可能与日本海军部,甚至是日本政府有关。”

关绪清问冯相华对此事怎么看。

冯相华执掌帝国军事多年,早已百炼成钢,练达得城府极深,对事情的思谋也愈发的全面,见皇上问自己,他沉吟着道:“这件事的确没有那么简单,近年来,日本发展迅速,大有重新崛起之势,前一阵子还满世界的去参观学习,与西方大国频繁接触,而且近年来日本人在东海、黄海一带活动的非常频繁,时常发生一些渔船殴斗事件,但这些事大都是民间行为,政府不便出面干预,没想到这一次日本人竟敢派出军舰公然侵犯我国领海,看来这是早有预谋的。但大凡国际间的争端,宜稳不宜躁,我们最好能先通过外交途径来探查一下日本人到底想干什么,倘若现在就贸然派出军舰围剿了那几艘日舰,事情一旦闹大,恐怕就不好收场了。”

关绪清点了点头:“说得有道理,大国要有大国的风范,不能像路边的泼妇一般,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打出手。这样吧,伍廷芳……”

“臣在!”伍廷芳出班拱手。

“以外交部名义向日本政府提出质询,要求他们在48小时之内对此事作出答复。”

“喳。”

关绪清把一份折子在手里摩挲着,说:“这是川陕递来了的折子,如今帝国各地发展都一派大好,只有川陕等地发展相对滞后,朕从去年起就下旨加快川陕西藏等地的基础建设,但时隔一年来看,效果并不是太佳,你们对此有什么良策没有,朕想听听。”

冯相华说道:“臣之前只知道军事重要,如今跟着皇上建设的多了,才知道工业和基础建设的紧要。即便我们一城一地之胜,但对全局无益,当以西南战略为主。”

去年荣任内阁总理的梁启超说道:“臣以为在四川、云贵等地的护矿队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