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这是最好的时代! (12)(11 / 11)
急行动起来,各地都在加紧赶制帐篷和救灾工具,没出三天,第一批帐篷就陆续发放到灾区的居民安置点。同时,卫生部紧急从各地抽调了一批医疗救护人员,分赴各地灾区开展医护救助。财政部下拨的第一笔五千万元的专款也在五天之后到达河南重灾区。各省都已经打开了粮囤,向居民安置点供应粮米。由于采取了这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各地灾民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安置,但是由于灾民太多,一时间还无法全部安置,有的地方已经发生了饥荒,饿殍遍野,哀声一片。关绪清又接连下发了两道圣旨,命令各省就地筹款解决灾民的安置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发生饥民暴乱的事件,否则严惩不贷。各地官员摄于皇威,有的实在无法对灾民进行安置,就干脆把办公衙署腾出来让灾民暂住,也有的官员由于办事不力,被肃政厅查处,最轻的也是革职查办,但在这场大灾面前,根本将不得什么人情,凡是办事不力,甚至于贪墨公款的,绝大部分都被就地正法了。
一时间官场之上笼罩着一层浓浓的杀气,在隆隆的天威面前,谁还敢不尽心竭力的做事。
皇上带头捐款的消息一出,举国震动,各地商贾纷纷拿出巨资来向灾区捐款捐物,但是捐款毕竟有限,想要弥补这场大灾带来的损失无疑于杯水车薪,而且自从帝国媒体向世界发出呼吁以来,各国的响应者寥寥,似乎对于中国发生的这场灾难并不如何上心。这一天,关绪清正在为此事忧心忡忡的时候,李震前来觐见,向皇上奏报了筹款等事之后,关绪清以为李震奏报完了,疲惫的摆了摆手,意思是跪安吧。
李震看到皇上疲惫的神色,忍不住心中一酸,又说道:“皇上,救灾之事宜徐图之,皇上还是要……善报龙体啊。”
关绪清点了点头:“朕知道你们的体恤之心,但水灾造成这么大损失,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朝廷的钱款又供应不上,这叫朕如何能不着急呢。”
李震面色一僵道:“全怪臣等无能……让皇上忧倦*劳,臣……”
“算了,这些日子,朕看得清楚,你们做事勤谨,已经很令朕欣慰了,你说的不错,救灾之事宜徐图之,你们也要保重身体,一旦身子垮了,朕还倚重于谁啊。”
李震眼圈一红,声音有些哽咽:“谢皇上……体恤之恩。”
“好了,朕乏了,你先跪安吧。”
李震正要退下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赶忙说道:“皇上,臣还有一事要启奏。”
“什么事?”
“晋商有一位叫做乔致庸的,皇上可曾听说过?”
“哦,朕知道这个人,怎么了?”
“他可是做出了一件壮举啊!”
“哦?什么壮举?”
“今日,山西发来电报,说乔致庸倾家荡产,一举为山西灾区捐款一亿元!”
“是吗?有这样的事?”关绪清马上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身子也顿时坐直了。
“皇上,这还不算,在乔致庸的带领下,原先山西十大票号的那些掌柜子们纷纷慷慨解囊,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就募集了将近五亿元的救灾款,山西的灾款这一回一下子就变得充裕起来了。”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五十三章 捐款(第二章,修改版)
更新时间:2011-5-30 10:37:23 本章字数:3539
“好!”关绪清霍然站起,兴奋的说道:“马上让帝国媒体对这一义举进行大幅报道,朕相信乔致庸为帝国的工商业者们带了一个好头!”
“乔致庸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爱国志士,他不仅拿出了全部家当,还带着妻子儿女和全族的人到灾区帮着救灾,这种大商贾臣还是第一次见到啊。”
关绪清点点头:“乔致庸,好样的!朕记住这个人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见见他。”
很快乔致庸以及山西银行业老板的义举传遍了大江南北,各地工商业者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的数量急剧增长。南浔林启兆带领当地丝织业的老板们向江苏捐款两亿元,大大缓解了江苏救灾的燃眉之急。杭州著名的红顶子商人胡雪岩也不敢落后,一举捐款1亿元,还捐赠了五千万元的救灾物资。在他们的带领下,各地的大小商行几乎全都拿出巨资来向灾区捐钱捐物。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也开始有所动作了,法国捐款两亿元,德国虽然正在面临着政局的动荡,但兴登堡为了讨好中国皇帝,也拿出了8亿元的巨款,美国政府在率先得到中国的善意援助后,也拿出了近一亿元的救灾物资运送到中国灾区。其余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表示。这样一来,帝国的财政压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不过,相比之下,美国企业家对于旧金山大地震的援助就显得吝啬多了。
在旧金山地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