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问题(2 / 3)
原本他是充满希望而来的。谁知道韩东不仅拒绝他上去汇报工作,最后还直接把电话给挂了。
也就是说,韩东对自己十分不满啊。
这时候他又不敢再打电话上去,说不定会让韩东更加恼怒。
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苏维夏挂了电话,拔出电话卡,又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终于转身往回走去。
夜色中,苏维夏的身影显得十分地落寞。
……
第二天,韩东继续对分管的行局进行调研。
今天上午安排的是就业局。
在这之前,韩东让左一山给就业局打了个电话。
八点半。车子到了就业局的院子,刚一停下,就业局长徐博鹏便快步地上前,帮韩东打开了车门。
“欢迎韩县长到就业局指导工作。”徐博鹏笑眯眯地道,昨天韩东在计委的表现,已经传开了。
韩东分管的那些口子的一把手,都不由得紧张起来,不知道韩东接下来会到那个行局,因此都小心地做了一通准备。
徐博鹏昨天下午就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大扫除,并且强调了工作作风。
今天刚一上班,便接到了左一山的电话,得知韩东要来,他又是激动,又有些紧张。
激动的是,就业局是韩东第三个调研的单位,可见韩东对就业局的重视,只要自己的工作让他满意,说不定以后还有更大的发展前途呢。
而紧张的是,从昨天传来的消息,韩东这个人可是十分严厉的,连任焙艇都毫不留情地一通训斥,一个不好,自己也被他当众训斥一番,那就丢脸了。
韩东下车来,和徐博鹏握了手,然后便在徐博鹏和另外两个副局长的陪同下,去社会劳动力管理股和职业介绍股视察了一番,和工作人员亲切交谈,询问他们日常工作的情况。
很明显,就业局在之前是有所准备的,因此韩东也没有发现什么大的问题。
接下来,韩东便在就业局的会议室里面,就加强就业服务,多角度促进富义县劳动力就业作了几点指示。
韩东道:“富义县作为全省几个百万人口大县之一,劳动力富余量大,这就给就业局提出了很大的要求,那么多人要就业。要吃饭,要发展,就需要在座的多开动脑筋,拓宽就业服务渠道,加强劳动技能培训,让劳动力走出去。而不仅仅是限于目前的这些工作,希望就业局的同志们,多贴近人民群众开展工作。”
改善就业,是韩东上任以来,就在思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到富义县也很长一段时间了,韩东发现,虽然富义县人民的收入整体都不高,但是闲着的人却非常之多,并且许多人都是年轻力壮,整天无所事事,喝茶、打牌、打麻将,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闲逛的人。
因此,看起来,富义县显得十分地热闹,可是,经济却是十分地落后。
许多人,别看他平时悠闲无比,可是或许当他喝茶打牌的时候,口袋里就几十块钱,或许连家里的水电气费用都没有按时交。
韩东早就觉得这种状况很不合理,现在当上了常务副县长,他就准备,把这个事情当作重点来抓。
让大量的闲散劳动力有事可干,可谓一举两得的事情。
闲散人等少了,社会治安肯定要好一些。
有事干了,收入也会跟着增加。
徐博鹏代表就业局表示,一定要全力贯彻韩东的指示,尽一切努力,为全县人民就业问题服好务。
座谈会开完,徐博鹏便邀请韩东吃午饭,说是准备了一顿工作餐。
韩东笑道:“饭我就不吃了,如果你们能够在就业服务上面做出成绩来,我到时候请你们吃饭都行。”
在回县政府的路上,左一山侧转身来道:“韩县长,关于富义县就业的问题,我有一点想法。”
韩东笑道:“好啊,你说说看。”
左一山道:“富义县的闲人多,除了本县经济发展滞后,缺少足够的工作岗位以外,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思想观念有问题,这里的人都不愿意出远门,只喜欢在家门附近找事做。这些年其他地方出去打工挣钱的人都不少,可是富义县那么多青壮年,就是不愿意出去,总觉得在家百日好,出门一时难。所以,我觉得,在县里面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得引导大家走出去,特别是青壮年,更是不能窝在家里头,不仅没什么收入不说,还容易滋生一些社会问题。要让他们出去,首先得加强宣传,改变大家不愿意出远门的习惯才行。”
韩东一边听着,一边满意地点点头,左一山不愧是西川大学的高材生嘛,虽然在政府办坐了几年的冷板凳,但是脑袋并没有迂腐,对富义县的问题关注得还不错。
“好,那你具体说说,应该怎么着手呢?”韩东鼓励道,能够开动脑筋,帮自己出出主意的秘书,又能说到点子上的,就很难得了。
左一山见韩东十分感兴趣,信心越发地足了,微笑着道:“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不对的地方,请韩县长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