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水库危机2(2 / 4)
雪丝,由于天气有股闷热笼罩着。以至飘下来地雪变成了水,确切的说这叫雨加雪,必竟是冬天。一点闷热不足以驱散寒流,当寒风一股一股袭过时,人们还是在寒颤,冷热交替,这种感觉让人很难受。
当然。这一切的变异已经说明灾难正在逼近,众多人东张西望无助地眼神不时的望水库方向看。
奔驰停的位置在连片营地的外围。后半夜黑乎乎的,都没人注项雪梅去了哪,现在也没人知道她在大奔驰上,铁兵和戎戒两个人早早就下车了,在车前车后来回游荡。从他们脸上看不到倦色。
远处弯延崎岖地土路上几辆小轿车正朝这边上来,凌寒知道市里领导又来了。项姐姐不能睡了。
这样的天气地确令人很担心,明知道要地震,谁的心里也承受着一股无形的压力,成立于昨天的防震工作组是陶天望亲自挂帅的,市委市政府部分主要领导都是该组成员,各区县一、二把手也是该组成员,市政府所属职能部门地震局、气象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地领导也是该组成员。
一直到上午九点半左右,阴霪的雨加雪没有丝毫要停下来地迹象,一堆领导们集中在军绿色的帐布帐蓬里,对着青合浦水库的平面图发愁。市委书记陶天望、副书记、市长李义彬、市委副书记李洞山、市委常委、纪检委书记王汉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郭玉民、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国标等人都在场。新县这边是项雪梅、仝振云、韩建义、顾兴国、张栋才五大书记陪着……
水利局、地震局等部门的同志们也都在场,一个个凝神沉容。表情严肃无比,心情也沉重无比。
“雪梅书记,谈谈你的看法,同志们分岐很大呀,泄洪、不泄洪;县里的同志们也表表态嘛!”
项雪梅昨天夜里在车上和凌寒也就这个问题讨论了很久,现在泄洪的支持理论是:减小因地震带来的水库坝堤崩毁造成的强大破坏力,既然确定了地震迟早要来临,洪是必须泄的;不泄洪地支持理论是:水库堤坝是否能扛住炸药地威力正好能炸开泄洪需要的洪口,万一口子太大,堤坝承受不了水库地压力一举崩塌,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虽说下游村庄和城市的人员都提防撤离了,可是大水难免要对城市的基础设施造成无可估量的破坏,大家脑海里都浮现了水泡新市的凄惨画面。
“陶书记,昨夜我反覆考虑了这个问题,洪是必须泄的,能泄多少泄多少,我们不能寄望于地震的震级小,破坏不了水库的堤坝,也不能寄望于水库的堤坝能扛住地震的破坏力,我们赌不起,新市的建设已经投入了我们无数的财力物力和几代人的精力,万一遭受损失新市的经济和发展可能会倒退回十几年以前,谁能接受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吗?老百姓可以吗?我个人是支持泄洪的。”
“我同意雪梅书记的意见,也愿意承担因之带来的一切后果……”韩建义坚定的跟了过来。
顾兴国、张栋才都跟上了县委的步子,表态坚决支持,只有仝振云拿眼望着陶天望没说话。
他不说话是因为陶天望是不泄洪的支持者,水利局的人交代的很清楚,青合浦水库的坝堤年久失修,根本不能保证它能否承受炸弹的破坏和内部的水压力,开一道口子无疑会使堤坝的整体承受能力减低,谁又能保证在大水的冲击下这道口子不会继续裂变扩大?万一它引发堤坝全面崩裂呢?
项雪梅这时又道:“我们可以选择以12个洪口闸门做为泄洪口,虽因维护不当造成了闸门冰冻的情况,但是炸开闸门的话是唯一不破坏堤坝总受力结构的方法,至少……我们可以试一试的。”
市水利局局长王镇民苦笑道:“项书记,经过实地勘察,我们发现闸门外被溢出的水冻结的冰就厚达一米多,闸门处因为有了厚冰已经和堤坝外壁完全连成了一体,炸它的话堤坝必然受到影响的。”
在场的人都皱了眉头,王镇民又道:“按照地震局同志们的进一步探测。地层反应越来越大了,最迟今夜可能要暴发地震地,就算我们炸开几个小口子泄洪。3亿立方米的水也泄不了多少呀!”
帐蓬内又一片沉寂,只余下众人的呼吸之声,陶天望眼底不可必免地掠过一丝悲哀色彩,苏靖阳走的好呀,在政治上他是得天独厚的。新津事件他没受影响,水库事件的后果他也将避过重锋。自已这个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却首当其冲,命乎!运乎!现在后悔以前不下大决心泄洪了,唉…
李义彬也相当地郁闷,新市长没当几个月,却要遭受政治上最大的挫折。他无法接受新江倒退回十多前地模样,当大半个城市被水冲毁的时候。有多少人的家要变成一堆瓦砾,又有多少刚新建的基础设施被破坏损失?难道新江市要面临彻底重新建设的命运?来这里是为了承担这一责任地?
沉重,绝对的沉重,压地所有的人都喘不过气来,2001年除夕前,新江市要变成新江村吗?
此时的凌寒和X团的曹铁面两个人就站在能观察到水库正面情况的最高丘野上,凌寒拿着望远镜又细细的看了一遍被冰封的12个闸门,它们与堤坝主壁完全形成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