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碧血剑 > 第 98 部分

第 98 部分(3 / 4)

当时大名士陈眉公对“杀毛事件”抨击甚烈。另一个大

名士钱谦益是毛文龙的朋友,对朝野舆论当然也有影响。《明

季北略》甚至说:袁崇焕捏造十二条罪名来害死了毛文龙,与

秦桧以十二道金牌来害死了岳飞完全一样。却又是过分的批

评了。

推测袁崇焕所以用这样的断然手段杀毛,首先是出于他

刚强果决的性格。其次,文人带兵,一定熟读孙子兵法,对

于孙子杀吴王爱姬二人、因而使得宫中美女尽皆凛遵军法的

故事,对于“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的军法观念,一定印

象十分深刻。那时候宁远、锦州、蓟州各处军事要地都曾发

生兵变,如不整饬军纪,根本不能打仗。袁崇焕明知这样做

不对,还是忍不住要杀毛,推想起来,也有自恃崇祯奈何他

不得的成分。最后,毛文龙接近魏忠贤,袁崇焕接近东林清

流,其中也难免有些党派成见。

①督师本来比总督略高,但在于谦的时候还没有设督

师当时总督是地位最高的带兵文官。见吴晗:《明代

的军兵》。

②即今辽宁省安东之北的九连城,与朝鲜的

义州隔鸭绿江相对。

③皮岛在朝鲜写作椴岛。这个“椴”字,汉文音

“驾”,但朝鲜人读作Pi音,所以中国人就简称为皮

岛。有一本相当流行的讲清史的通俗著作说皮岛即

海洋岛,地理弄错了。海洋岛在皮岛和大连之间,离

皮岛约一百海里。皮岛是朝鲜地方,海洋岛是中国

地方。

④据朝鲜派去皮岛的使者记载:毛文龙每天吃五餐,其

中三餐有菜肴五六十品,宠妾八九人,珠翠满身,侍

女甚多。

⑤一般书籍(包括《明史》)上记载,都说袁毛的会晤

地是在双岛。《荆驼逸史》中辑有《袁督师计斩毛文

龙始末记》一文,采用的是日记体,从五月二十二

日袁崇焕出发到六月十一日回宁远,逐日记录海

程、所经岛屿、风势、船只、兵员、官员姓名等等,

十分详尽,作者显然是袁崇焕随行的幕僚或部属。

他写作态度异常忠实,对于袁毛密谈三日三夜,只

记两人“二更后方散”、“密语三更方散”,记录两人

密谈后的神色,却不记密语内容,全天凭空推测的

言辞,合于现代要求最严格的报导体。该书记载袁

毛相会的地点是在岛山,离旅顺陆路十八里,水路

四十里,距双岛有半日水程,中间隔了松木岛、猪

岛、蛇岛、虾蟆岛等许多岛屿。我比较各种资料,觉

得岛山的说法更为可信。

⑥《始末记》记载当时情形说:“酒叙至终,(袁)方有

傲状,毛帅有不悦意态。”

⑦后来大大有名的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都是毛文

龙的义孙,那时叫做毛有德、毛精忠、毛可喜。

⑧梁启超在《袁崇焕传》中说:“吾以为此亦存乎其人

耳。毛文龙不死,安知其不执挛诸降王长?”意思

说,毛文龙如果不死,说不定他反而是第一大降王

呢。然而这也是揣测之辞了。

十二

这时候朝廷又欠饷不发了。袁崇焕再上奏章,深深忧虑

又会发生兵变,更忧虑兵卒哗变后不再接受安抚,从此变为

“大盗”。他说一定要发生一次兵变,才发一次欠饷,而发了

欠饷之后,又一定将负责官员捉去杀了一批,这样下去,永

远是“欠饷——兵变——发饷——杀官——欠饷”的循环。

这道奏章,当然只有再度加深崇祯对他的憎恨。

崇祯二年春,袁崇焕上奏,说山海关一带防务巩固,已

不足虑,但蓟门单弱,须防敌人从西路进攻。这时蓟辽总督

是刘策,懦弱而不懂军事。袁崇焕看到了防务弱点的所在,第

一道奏章上去,朝廷没有多加理会,他再上第二道、第三道。

崇祯下旨交由部科商议办理,但始终迁延不行。拖到十月,清

兵果然大举从西路入犯,正在袁崇焕料中。首当其冲的,正

是刚刚发生过索饷兵变的遵化。

明朝初年为了防备蒙古人,对北方边防是全力注意的,好

好修筑了长城,设立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统偏

头、宁武、雁门三关)、陕西、延绥、宁夏、甘肃九大边防军

区,那便是所谓“九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